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宽松环境与风险防控并重

时间:2025-11-21 10:25:56 来源: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

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深港协同创新中心,科创企业与科研实验室形成独特的产业生态——楼上是创新企业,楼下是科研实验室。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与楼上企业家的偶然交流,可能催生一家独角兽企业,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赋能。这种场景,正是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创新活力的生动写照。

从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向外望去,深圳河蜿蜒流淌,两岸分别是深圳与香港。以这条界河为纽带,跨境相连的河套合作区正依托区位优势与制度创新,崛起为国际化科创高地。作为党中央部署的四大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之一,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明确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极点”“世界级科研枢纽”的战略定位。

跨境要素高效流动 制度创新激发活力

“从这里到香港科学园仅需35分钟通勤,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让深圳的产业资源与香港的科研优势深度融合。”河套发展署科技与人才部副部长王元孟介绍,合作区全面对接香港及国际科研管理规则,建立选题征集、团队揭榜、项目经理等制度,聚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协同攻关。

作为河套发展署机关纪委委员,王元孟近期参与了专项资金科研项目验收评审,重点核查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据悉,深圳市每年安排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合作区科研创新,覆盖三大重点产业领域。河套发展署机关纪委全程参与项目立项、评审、验收等环节,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

灵活机制与监督体系双轮驱动

为优化管理效能,2024年1月深圳成立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署,采用“不定编制、灵活用人”的机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既要营造宽松环境,也要筑牢风险防线。”深圳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表示,该组推动河套发展署组建机关纪委,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内控制度,并探索建立廉洁营商环境监督机制,编制《企业廉洁合规治理指标体系2.0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明确支持深圳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河套发展署承担多项改革任务,深圳市纪委监委将其纳入监督重点,组建联合监督组,推动深港在经贸、科技、人才等领域取得突破。

政治监督精准发力 治理体系持续完善

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建立“五会一评一审一谈”机制:通过党组会、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等“五会”强化日常监督,以主体责任考评、廉政审核、谈话提醒等方式压实责任。针对改革痛点,通过联合会议、工作提示函、现场督导等方式推动任务落地。

在强化政治监督的同时,深圳严查科研项目腐败问题。去年,该纪检监察组查处一起评审专家腐败案,深挖十余名专家靠“评审”吃“评审”问题。“个别专家利用身份便利,不仅收受好处违规帮助企业通过评审,还成立公司充当‘中介顾问’,严重损害公信力。”负责人表示。

为堵塞漏洞,深圳市纪委监委推动市财政局修订《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专家评审管理办法》,明确禁止评审专家与利害关系人私下接触。通过建立全市专项资金统一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防止“问题专家”跨部门参与评审,对不符合条件者坚决解聘。

“我们将持续盯紧项目评审、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筑牢廉洁防线,为科技创新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深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侯颗 自广东深圳报道)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