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2025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144人入选,最小年龄44岁创纪录

时间:2025-11-21 12:03:35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界面新闻

2025年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144位新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71人,标志着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据新华社报道,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与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制度作为党和国家凝聚顶尖人才、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机制,始终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导向。本次增选后,院士队伍年龄结构、学科分布与区域覆盖进一步优化,凸显国家对科技创新与战略需求的深度布局。

青年科学家崛起:最小年龄44岁,女性占比创新高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为57.2岁,最小年龄仅44岁,60岁(含)以下学者占比达67.1%,其中女性科学家有5人。44岁的北京大学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刘若川成为本次最年轻院士,其专注于算术几何与代数数论研究,在p进霍奇理论、p进自守形式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独立完成的“p进霍奇理论及其应用”项目曾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此外,50岁以下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有3人:48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承志、47岁的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主任张强,以及46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研究员鲁军勇。鲁军勇长期致力于电磁弹射技术研发,在特种直线电机、脉冲储能等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为我国高端装备技术突破贡献关键力量。

工程院院士:西部专家与“70后”成亮点

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中,年龄最大者为1955年出生的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余志武,同时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入选,8位女性科学家脱颖而出。多名“70后”学者崭露头角,包括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云晓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杨超、华南师范大学杨中民、武汉大学姜卫平、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肖明清、清华大学李俊华等,他们在网络安全、新材料、轨道交通等领域引领技术创新。

外籍院士扩容:国际合作深化

本次增选还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新增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新增外籍院士24人,涵盖全球多国顶尖学者,彰显我国科技开放的格局与影响力。

严把入口关:强化学术诚信与纪律监督

据悉,本次增选严格遵循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求。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通过强化纪律要求、全过程监督及社会公示机制,对候选人学术学风、道德品行、遵规守纪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严防“打招呼”“拉票”等违规行为,切实保障院士队伍的学术纯洁性与权威性。

院士队伍规模:总量突破新高

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达908人,外籍院士1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1002人,外籍院士148人。两院院士队伍的持续壮大,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