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政策驱动下AI智能终端加速落地,智能体应用普及迎新机遇

时间:2025-09-29 18:03:07 来源:财联社 作者: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9月29日讯(编辑 宋子乔) 在9月29日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明确指出,新一代智能终端与智能体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核心载体,具备自主感知环境、数据及信息的能力,并可独立完成任务规划、决策与执行。他强调,推动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提升民生福祉,实现技术发展与应用需求的双向促进,是‘人工智能+’行动的核心目标。

以实际应用场景为例,工业质检机器人通过AI算法自主检测产品缺陷并分离残次品,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智能家居机器人可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采光条件,并完成地面清洁等家务;智能可穿戴设备则能实时监测用户健康数据,提供慢病管理服务;智能安防机器人通过自主巡逻与危险识别,实现24小时安全守护。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AI智能终端在提升生产效率与生活质量方面的潜力。

李超进一步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多部门从三大方向加速新一代智能终端与智能体的普及应用:

一是构建规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定专项政策指引,明确发展方向;

二是推动技术攻关与开源共享,支持AI企业与行业龙头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技术迭代;

三是在供需两端同步发力,通过试点示范打造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AI应用标杆,同时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场景开放牵引需求,创新消费补贴模式,推动智能终端走进千家万户。

智能终端与智能体的协同发展,正成为AI技术普及的关键。前者作为AI感知与交互的‘躯体’,后者作为决策与学习的‘大脑’,共同构建起涵盖机器人、AI手机、AI PC、可穿戴设备及Agent应用的完整生态。

行业动向显示,全球科技巨头已加速布局。据环球网援引美国科技媒体information报道,OpenAI正通过招募苹果核心硬件团队、联手立讯精密等供应链企业,快速构建AI原生硬件生态,推动消费级硬件战略落地。

政策层面亦持续加码。2025年9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促进AI终端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迈进,推动智能体与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并制定智能化分级标准,鼓励地方开展创新应用试点。

此前8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进一步设定量化目标:到2027年,AI与六大重点领域融合深度达70%,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30年,普及率突破90%,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到2035年,全面迈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新阶段。

机构观点方面,长城证券认为,AI手机、AI PC产业持续突破,头部厂商加速推出新品,AI穿戴设备向耳机、眼镜等多形态演进。伴随大模型轻量化与端云协同发展,叠加政策红利,芯片、算力、终端等产业链环节将迎来投资机遇。

招商证券则指出,AI软硬件结合与端侧AI生态是未来核心趋势。当前大模型端侧部署面临算力、内存、能耗等瓶颈,但相关硬件厂商有望通过技术突破占据新生态位,从‘存量竞争’转向‘增量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