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正经历一场由巨额资本编织的"循环交易"风暴。以英伟达与OpenAI达成的千亿美元级合作为标志,一个错综复杂的商业网络正在支撑起AI行业数万亿美元的估值体系。尽管技术前景广阔,但核心参与者如OpenAI至今未实现盈利,这种高度关联的扩张模式引发了市场对科技泡沫的强烈警示。
两周前,英伟达宣布向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用于建设可满足百万人口城市用电需求的数据中心。作为交换条件,OpenAI承诺在这些设施中部署数百万颗英伟达GPU芯片。这种"你投我建,我买你芯"的闭环模式,立即引发市场对循环交易的质疑。
更令人震惊的是,OpenAI本周又与英伟达竞争对手AMD达成数百亿美元芯片采购协议,并有望成为其最大股东之一。这种左右逢源的资本运作,在科技史上从未有过先例。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内,超过80%的AI基建投资都流向了英伟达与OpenAI构建的生态体系。
这场资本盛宴的影响已渗透至全球经济各个层面。从债务融资到股权交易,从房地产到能源市场,AI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三年前点燃AI投资热潮的这两家公司,如今通过与云服务商、AI开发商的深度绑定,持续为这场热潮注入动力。
仅OpenAI一家就与英伟达、AMD及甲骨文达成总额超万亿美元的算力合作协议。但这家明星企业目前仍处于巨额亏损状态,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现金流转正。晨星公司分析师布莱恩·科莱洛警告:"若AI泡沫在一年后破裂,这种循环交易模式将成为早期预警信号。"
在英伟达与OpenAI达成千亿协议次日,OpenAI又与甲骨文签署3000亿美元数据中心建设协议。而甲骨文随即采购数十亿美元英伟达芯片用于这些设施,形成新的资金闭环。《The Information》披露的甲骨文财报显示,其云业务毛利率仅14%,远低于市场预期,这加剧了市场对整个生态体系可持续性的担忧。
更复杂的资本网络正在形成。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计划参与马斯克旗下xAI的200亿美元融资,其中75亿美元为股权投资。作为交换,xAI承诺租用英伟达芯片五年,并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采购设备。这种将股权投资与芯片采购直接挂钩的模式,正在成为AI领域的新常态。
面对质疑,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将与OpenAI的合作称为"良性的、积极的循环"。OpenAI总裁布罗克曼则强调,满足ChatGPT等产品的算力需求,必须依靠全行业在AI供应链上的协同努力。但哈佛大学研究员保罗·卡瓦奥指出:"当前AI公司的支出速度远超盈利增长,这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有相似之处。"
英伟达官方声明强调"从未要求被投企业必须使用英伟达技术",但现实数据显示其生态控制力正在增强。2024年英伟达参与52笔AI领域风险投资,通过持有CoreWeave 7%股份支撑其IPO后,又签署63亿美元云服务采购协议。而CoreWeave的主营业务正是出租英伟达芯片算力,这种深度绑定模式引发市场持续关注。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承认,为支撑尖端AI模型所需的基础设施,预计将投入数万亿美元。为实现这个目标,OpenAI正通过风险投资、债务融资和战略合作筹措资金。伯恩斯坦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警告:"奥特曼手握影响全球经济走向的钥匙,既可能引发经济衰退,也可能带领我们进入科技新纪元。"
在这场资本游戏中,英伟达展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凭借4.5万亿美元市值登顶全球上市公司榜首,英伟达2024年已完成50笔AI领域投资。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表示,资金将投向"生态系统中最具战略价值的环节"。而CoreWeave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因特拉托认为,随着AI应用场景拓展,市场对循环融资的担忧将逐渐消散,"真正重要的是终端用户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