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腾讯汤道生谈AI战略:算力优化与规模化应用并重

时间:2025-09-18 03:11:1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逐渐回归理性的当下,企业如何将前沿技术有效落地至实际业务场景,并实现可持续增长,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9月16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给出了他的见解。

汤道生表示:“向智能化要产业效率,向全球化要收入规模”,这已成为企业增长的两大核心驱动力。在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时,他进一步阐述了腾讯在AI领域的战略思考。


图片来源:公司提供

AI基础设施投入大,收入增长显著

随着AI应用在产业中的广泛落地,推理需求急剧增加,云基础设施也面临升级需求。腾讯今年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海外扩张速度在国内云厂商中名列前茅。

汤道生透露,腾讯在AI infra(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巨大,提供从基础设施到模型训练、推理加速工具,再到应用场景的全方位支持。大模型产业重心从训练转向推理,已成为行业共识。企业对于使用大模型和建设Agent(智能体)的热情高涨,带动了推理需求的暴涨。

作为云厂商,腾讯在AI大浪潮下,AI基础设施的拉动效应显著。汤道生表示,腾讯在大模型与Agent领域积累了大量客户实践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带动了收入增长,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收入增长尤为明显。

在国际化战略升级下,腾讯云加大了海外基础设施投入。截至今年上半年,腾讯云已在全球设立11个区域办公室,并部署了9大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汤道生强调,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将与当地合作伙伴紧密合作,以提供更多延展算力,基于公司的软件技术和云上技术,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同时,国内也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随着AI推理需求的增加,将继续补充国内基础设施能力。

9月16日,腾讯宣布已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并积极参与和回馈开源社区。汤道生解释道,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多样,腾讯将与多家国产芯片厂商合作、适配,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打造“以人为本的AI”,全方位拥抱AI

在AI战略定位上,腾讯提出打造“以人为本的AI”。汤道生认为,AI的应用领域广泛,腾讯应有清晰的定位。腾讯全方位拥抱AI,每一个业务都在积极应用AI技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AI相关的产品,在今年年初组织变革后,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通过组织变革和升级,更多能力得以打通C端、B端,使两边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智能体需求多样全面,差异在于落地细节

正如App之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体将成为AI时代的主要应用载体。9月16日,腾讯云正式发布腾讯云智能体战略全景图,全面开放开发平台、应用场景、基础设施、模型能力与伙伴生态。

汤道生指出,行业里除了大企业,广大中小企业希望有针对ADP(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更完善的商业化支持产品。同时,很多开发者希望有开源的工具,能够快速上手打造原型。腾讯将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的智能体能力,全方位支持行业内打造智能体的需求。

过去一年,腾讯混元密集发布了30多个模型,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以更低的部署和推理成本,实现更强的模型性能,从而加速模型在产业中的落地。

“智能体真正的差异在于落地细节。只有真正走过那个落地的过程,才会知道它的挑战在哪里。”汤道生还提到,对于企业而言,如今打造智能体的成本并不高昂。只要能在自身合适的业务流程中找到可优化的环节,并借助AI实现降本增效,这种做法便是可行的。

但他也提醒,对于模型厂商来说,情况则大不相同。它们不仅需要投入巨额硬件成本与模型训练成本,当前的商业模式也尚不明晰。在行业竞争高度激烈且加剧的背景下,众多模型服务提供商需要思考并构建出健康且具备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

AI成为腾讯“新业务基因”,聚焦用户体验提升

AI已成为腾讯的“新业务基因”。汤道生透露,用户现在每天向腾讯元宝的提问量,已经达到年初一个月的提问总量。但目前,To C的AI原生应用还在投入期,腾讯目前没有深度去考虑商业化的部分。

“现阶段我们还是把重心放在打磨产品和服务体验上。比如元宝、ima这些AI原生应用,接下来会更多聚焦用户体验的提升、场景覆盖的扩展等,让用户在使用时能更自然、更高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汤道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