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章剑锋
出品:网易新闻《科学大师》栏目
在网易新闻《科学大师》栏目的最新一期中,我们有幸访问了樊代明医生。樊代明院士不仅是一位在医学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时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并曾出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校长等重要职务。他以其独特的医学见解和生动的演讲风格,深受听众喜爱,被誉为“网红院士”。
樊代明院士早在13年前就提出了整合医学的概念,他认为当今医学过于细分,微观研究深入到了分子细胞层面,但有时却忽视了整体,导致问题解决效果不佳。他坦言,人类目前有4万多种疾病分类,其中90%以上是无法治愈的,甚至有很多疾病无药可治。这一观点无疑给当代医学敲响了警钟,医学创新迫在眉睫。
樊代明院士/受访者供图
一、医学是人学,人文关怀不可或缺
在访谈中,樊代明院士强调了医学与人文、伦理的紧密联系。他认为,医学本质上是人学,不仅仅包含科学和技术,更不能被科学技术所绑架,从而失去其温度。他指出,现在很多医生过于依赖机器检查,忽视了与病人的直接交流和基本功的运用,如“视触叩听”或“望闻问切”。这种纯粹依靠机器的医学,缺乏了对人的关怀和关心,变得冷冰冰的。
樊代明院士进一步阐述,病人首先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意识有情感的生命体,而不仅仅是一个器官或细胞。因此,医生在治病时,不仅要关注病人的身体疾病,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他强调,心理障碍和身体疾病常常是共同发生的,如果忽视了人文关怀,就可能治不好病,甚至造成新的问题。
他提出,未来的医学发展必须做到心身结合,即同时治疗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疾病。他认为,当医生只会做手术而不懂心理,就如同兽医;而只会用心理来忽悠人,则是巫医。他引用了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名言:“医生有三样法宝:语言、药品和手术刀。”强调语言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有时甚至比药品和手术刀更为有效。
二、整合医学理念,回归医学本质
樊代明院士提出的整合医学理念,旨在将医学从微观层面回归到整体,解决当前医学过于细分、忽视整体的问题。他认为,人类疾病种类繁多,且很多疾病无法治愈,这就要求医学必须不断创新,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他呼吁西医同行能够客观求实地对待中医,尊重中医的智慧和经验。他认为,科学工作者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说话,不盲目排斥中医,而是应该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为现代医学所用。
三、警惕医学伦理,守护医学净土
在访谈中,樊代明院士还强调了医学伦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医学如果不讲伦理,就会变得恐怖,甚至将病人当作摇钱树或牟利的工具。这种情况在国内医疗领域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医学的正常发展秩序。
他引用爱德华·利文斯顿·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强调医生在治病过程中的角色不仅仅是治愈者,更是帮助者和安慰者。他认为,通过医生治愈的病人往往是少数,更多病人的康复要靠病人自己的力量,而医学或医生只是起到帮助的作用。
因此,他主张医生和病人要相互帮助、相互成长、共同作战。他认为,病人自身的自然力是非常强大的,医生需要帮助他们保持和加强这种自然力量,而借助这种自然力治疗疾病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