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张益铭
在全球电商竞争与动荡的大背景下,为物流等基础设施服务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极兔速递(极兔速递-W,HK01519,股价10.15港元,市值903.78亿港元,以下简称极兔)凭借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了行业瞩目的焦点。

视觉中国图
10月14日,极兔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显示,公司全球业务量实现强劲增长,日均包裹量攀升至8340万件,同比增长23.1%。其中,东南亚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包裹量达19.968亿件,同比激增78.7%,远超公司此前给出的55%的增长指引。
在三季度业绩发布后的电话会上,极兔管理层深入分析了东南亚市场的增长动力。随着Shopee等电商平台推出包邮政策,类似于十几年前中国电商平台的举措,电商平台对履约成本越来越敏感,对性价比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导致一些小型物流供应商因无法达到要求而逐渐退出市场,为极兔提供了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极兔管理层表示,包邮政策极大地刺激了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增长,同时提高了电商平台对物流履约的成本与质量要求。极兔凭借出色的性价比和服务质量,成功承接了这部分外溢份额,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
对于中国市场,极兔管理层透露了公司的战略调整方向。9月,快递行业集体涨价带动了公司单票价格的提升,但行业增长放缓也为公司成本带来了一定压力。为此,极兔在中国市场的策略重心转向调整客户结构,聚焦价格不敏感、利润贡献高的中高端客户。
经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包裹量为55.758亿件,同比增长10.4%,与行业增速基本持平。前9个月,总包裹量达161.7亿件,同比增长16.5%。极兔管理层表示,公司目标不是一味追求增速,而是着重调整客户结构,获取更多长期稳定利润的中腰部及品牌客户。
在“反内卷”及监管引导的背景下,快递行业集体调价促使企业经营策略发生变化。极兔管理层证实,9月份的涨价带动了公司单票收入的环比提升,但不同客户对涨价的承受能力各异。一些客单价较低的客户可能因无法承受价格涨幅而退出市场,而品牌客户等高客单价群体对几分到一角钱的涨幅并不敏感。
尽管涨价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但极兔管理层表示,从单票收入及单票利润来看,三季度、四季度环比一季度、二季度会有所提升。公司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加盟商制定了差异化政策,整体策略是增强加盟商实力,部分区域会更倾向于支持加盟商。
极兔在中国市场的网点也在持续进行优化。根据三季度业绩报告,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在华网络合作伙伴数量相比去年年底减少200个,网点数量减少400个。极兔管理层解释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中国市场优化网络结构,提升单个网络合作伙伴和网点的运营能力。
相比于中国市场的稳中有进,东南亚和新市场正在为极兔带来“疯狂”增长。经营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极兔在东南亚市场的包裹量实现78.7%的同比增速,大幅超越了公司此前预计的55%。极兔管理层解释称,这并非源于预估保守,而是东南亚电商市场整体增长与公司自身市场份额提升共同超预期的结果。
为支撑业务量飞速增长,极兔持续在东南亚加码基础设施。根据业绩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极兔东南亚网点数量增至10700个,较去年底增加900个;干线车辆数量增加900辆至5500辆。同时,在自动化设备投入方面,极兔在东南亚拥有121个转运中心,目前已有61个配备了自动化设备,未来仍有巨大升级空间。
东南亚市场之外,极兔在新市场(包括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的增速也值得关注。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极兔在这些新市场的包裹量为1.042亿件,同比增长47.9%。然而,公司在新市场表现呈现两极分化。其中,墨西哥市场因在今年内多次提高关税,导致跨境包裹量增长明显放缓,这一挑战短期内将对公司第四季度业务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