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武汉2024年写字楼空置率飙升至43%,领跑全球主要城市

时间:2025-10-22 09:18:15 来源:风向观察 作者:风向观察

近日,一张关于中国主要城市写字楼空置率的数据图引发了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武汉2024年的写字楼空置率高达43%,位居全球主要城市之首。相比之下,北上广深的写字楼空置率也处于不乐观状态,约为21%-22%,分列3-6名。这一数据不仅远超国内其他城市,更远超纽约、伦敦、东京、首尔等国际一线都市。



据统计图片的原报道,外资正在加速从陷入长期低迷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撤退。多家国际资产管理公司选择在巨大亏损的情况下出售在华资产,这一趋势无疑加剧了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的压力。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贝莱德(BlackRock)、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等国际投资机构已陆续出售其在中国境内持有的商业大楼。

这些交易价格普遍远低于当初购入成本,导致相关放贷银行也出现了损失。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其他大型机构投资者也在酝酿类似的退出计划。汇丰控股(HSBC)与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已警告,中国房地产贷款的不良率可能持续上升。

根据MSCI旗下房地产数据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过去15年,海外投资者累计向中国的办公楼、物流仓库、购物中心及数据中心等资产投下了约1400亿美元。这些投资原本基于对中国企业办公与消费需求长期增长的预期。

然而,现实却完全背离了当初的设想。供应过剩导致租金普遍下滑,资产价值大幅缩水,部分物业价格甚至低于十年前。据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报告显示,2023至2024年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中因债务违约或业主失去资产管理权而被迫出售的“困境资产”(distressed sale)规模累计达到1140亿元人民币(约合2.4万亿日元),2024年此类交易占总成交额的22%,创下历史新高。

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中国房地产行业主管丽贝卡·谭(Rebecca Tan)指出,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可能引发更多困境资产出售,而这些低价交易又会反过来拉低同类资产估值,形成恶性循环。

业内人士警告,如果外资投资者继续延迟出售,其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据估算,海外投资者在北京和上海持有的写字楼资本价值(估算市场价格)较2019年已下跌至少40%。

目前,中国主要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普遍在20%至40%以上,处于全球最高水平。叠加通缩压力与美国额外关税的冲击,多家房地产咨询机构与经济学家预计,商业地产的过剩供给至少需要数年才能被市场消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