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美两国在吉隆坡展开了为期数天的经贸会谈。首日会谈结束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美双方有很大概率达成一项重要的实质性协议。这一表态显示出特朗普对会谈结果的乐观预期,同时也引发了外界对协议具体内容的广泛猜测。

虽然特朗普并未透露协议的具体细节,但根据多方信息,协议可能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一是美方进一步削减或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并取消不合理的港口费用;二是中方增加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的采购量,以稳定美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并降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三是美国放宽对华高端芯片的出口限制,作为交换,中国可能调整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四是双方讨论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的相关问题;五是将中国纳入美俄核裁军谈判框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美在前三个问题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较大。而第四和第五个问题由于涉及地缘政治和外交国防自主权等敏感领域,短期内双方可能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然而,对于特朗普而言,若能成功解决前三个问题,无疑将为其政治生涯带来重大转机。
明年11月,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改选众议院全部席位和参议院三分之一席位。如果中美贸易争端持续拖延,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大损害,那么共和党很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失去参众两院和摇摆州的控制权。这将导致特朗普的下半个任期陷入困境,甚至可能提前进入“垃圾时间”。

回顾2018年,特朗普就曾因中美贸易战的冲击,在中期选举中丢掉了众议院的控制权和7个共和党州的州长职位。民主党掌控众议院后,不仅激烈反对特朗普的美墨边境墙计划和减税法案,还针对特朗普发起了包括“通俄门”和偷逃税款在内的多项调查。这些做法极大地影响了2020年大选的结果,甚至差点让特朗普陷入法律困境。
因此,对于第二任期的特朗普来说,当务之急并非在贸易问题上与中国打持久战,而是要尽快平息贸易争端,稳住美国经济形势,防止民主党在背后“偷家”。那么,如何平息中美贸易争端呢?眼下,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就是中美利差缩小和美元贬值预期带来的外资涌入潮。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人民币,虽然同比下降10.4%,但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2%,显示出外资流入的强劲势头。其中,来自日本、阿联酋、英国和瑞士的投资分别增长55.5%、48.7%、21.1%、19.7%,表明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正在恢复。
另外,根据外汇管理局的最新数据,今年9月银行结汇2647亿美元,售汇2136亿美元,实现顺差510亿美元,创2020年12月以来单月最高。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外资涌入中国的趋势。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中美贸易争端尚未完全平息,但由于美元信用不断磨损,加上美联储已经进入降息周期,外资涌入中国的意愿正变得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完全可以与中国达成一份扩大市场开放的协议,让中国借助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购买更多美国产品,从而平衡中美贸易逆差。同时,外资企业为抢占中国市场,也势必会加大对华投资,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并缓解国内消费和投资信心不足的问题。
目前,中美吉隆坡会谈尚未结束,一切都还没有尘埃落定。但从首日会谈后,中方代表走出会场时的满面笑容,以及美方代表从侧门入场的低调表现来看,这场会谈的结果大概率是有利于中方的。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大概在11月初就能看见中美握手言和的一幕。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