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文学的故乡》第二季重磅回归,跟随6位作家探寻文学起源

时间:2025-10-27 10:05:42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在纪录片《文学的故乡》第一季播出五年后,备受期待的第二季终于来了!10月27日至11月1日,观众们将有机会跟随韩少功、张炜、叶兆言、翟永明、刘亮程、莫言这6位当代文学巨匠,回到他们的文学现场,探寻文学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


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的嘉宾阵容有了不小的变化。除了莫言继续参与并担任总顾问外,韩少功、张炜、叶兆言、翟永明、刘亮程都是首次亮相《文学的故乡》。这一变化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视角,也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新片播出之际,《文学的故乡》导演张同道接受了澎湃新闻·文学花边的独家专访。他透露,第二季的拍摄不再局限于小说,而是向着戏剧、诗歌、散文等全文体形式开拓。“我们的拍摄不再限于小说,而是向着戏剧、诗歌、散文,全文体开拓。总体而言,第二季的拍摄延续了第一季的特征,镜头跟着作家回到故乡。但片名是‘文学的故乡’,不是‘作家的故乡’。这一季远远不止于纪实了,最重要的是我们想把文学性拍出来。”张同道说,“诗歌怎么拍?散文怎么拍?我们想用影像告诉大家,文学是如何发生的。”


莫言作为《文学的故乡》的“老面孔”,这次不仅参与了拍摄,还担任了总顾问的角色。张同道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回到文字诞生时的那个地方,还原文学最初的情境。去年,莫言创作的剧本《鳄鱼》被搬上舞台,张同道特意请求剧组多留出2小时,让莫言在舞台上讲述剧本的创作过程。“他摸了摸道具,在场上讲述每一个人物,你想想这是多么有价值的一个场景。人类历史上没有过,让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演出的舞台上讲述《哈姆雷特》是怎么创作的。”张同道感慨道。

在第二季中,张同道大胆尝试,想要走得更远。他举例说,在拍摄刘亮程时,他们找来了一辆旧马车,这是刘亮程亲手修好的。修好后再从100公里外的哈萨克牧民朋友那借来了一匹马,镜头就跟着刘亮程自己驾的马车往沙漠中去。“刘老师沿着玛纳斯河往沙漠里赶,这就是他从小去沙漠拉柴的那条路。夕阳把马车和人的影子拉得悠长悠长,再往前是一片向日葵地。你可以说这辆马车是生活的马车,文学的马车,也是哲学的马车。”张同道深情地描述道。


对于诗歌的拍摄,张同道也下足了功夫。开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群人在一大片麦田中吃火锅,一边吃着,一边对诗。“诗歌非常难拍,所以我们用了一些方法论的思路。在拍翟老师时我们有戏剧,有火锅,有太空科学等各种元素,我们就是想把翟永明身上那种跨界和生命的张力都表现出来。”张同道透露,拍到最后,翟永明高兴得不得了,参与拍摄的诗人朋友则在群里念叨——什么时候再约一场麦田火锅呢?


此外,第二季《文学的故乡》还巧妙运用了动画与实景结合的办法,让文学性更加张扬。比如,在拍摄韩少功时,张同道让《爸爸爸》中的丙崽以动画的形象参与其中。“丙崽本来就是当时的一个真实人物,随着讲述的深入,丙崽离开自己的位置,蹲在韩少功座位旁边。韩老师说看到这个画面他都很激动。”张同道笑着说。


为了更生动地表现每位作家的特点,张同道还为6位作家每人选了一个动物作为象征:韩少功是凤凰、张炜是大象、叶兆言是辟邪、翟永明是羚羊、刘亮程是驴、莫言是鳄鱼。“这次我们依然以作家自己讲述为主,很少有解说和旁白,希望给到观众足够的留白、理解和想象。”张同道解释道。


“文学就像一朵花,有温度,有香味,带着露水,你能实实在在地触摸到它。影像让更多人触摸到文学,这是我们重点要做的事情。”张同道深情地说。他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理解文学是如何在作家的笔下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附】第二季《文学的故乡》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10月27日至11月1日

播出平台:CCTV-9每晚20:00,央视频每日12: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