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英国废除350年律师假发传统,香港司法圈面临抉择

时间:2025-10-29 07:28:21 来源:荆楚寰宇文枢 作者:荆楚寰宇文枢

英国司法体系一项延续近350年的传统正式画上句号——10月27日,英国律师公会发布新规,宣布刑事法庭律师可自主选择是否佩戴传统司法假发。这一决定标志着自1685年起实施的强制佩戴假发制度彻底终结,也引发香港法律界对是否延续该习俗的深度讨论。



百年传统的实用困境与文化争议

作为司法象征的假发实则造价高昂且维护繁琐。每顶假发需由工匠耗时44小时手工编织马鬃制成,普通律师短款售价超500美元,法官佩戴的长款假发更达2500英镑(约合人民币2万元)。夏季佩戴时,假发常导致头皮闷热,长期使用后还会产生异味。更引发争议的是文化包容性问题,非裔律师指出白色卷发设计完全基于白人发质,黑人律师佩戴时存在明显突兀感。

支持废除者援引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英联邦国家的先例,这些国家早已因气候不适或去殖民化需求取消假发制度。资深大律师莱斯利·托马斯直言:"司法权威建立在证据与逻辑之上,而非一顶旧假发。"但反对派认为,假发如同学校制服,能帮助年轻律师建立专业形象,前司法部长罗伯特·巴克兰更强调其保护律师人身安全的作用。

香港司法圈的两难抉择

受英国普通法体系影响的香港,目前仍维持着细致的假发佩戴规范:终审法院法官已取消佩戴,但高等法院正式聆讯时,大律师与法官仍需佩戴,刑事案件的仪式感强于民事案件。2024年立法会删除法律条文中的殖民词汇后,假发是否属于"殖民符号"的争论愈演愈烈。

支持保留者认为,假发是普通法传统的视觉标志,能强化司法权威。香港律师会曾申请允许事务律师上庭佩戴假发,虽遭首席大法官驳回,但当时会长担忧"不戴假发会影响陪审团重视程度"。反对派则指出,顶级司法假发价格高达数万港元,部分律师佩戴的"祖传假发"已使用逾90年,卫生状况堪忧。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之道

追溯历史,司法假发最初源于查理二世时期的时尚潮流,后被赋予"遮盖个人情绪、彰显司法中立"的象征意义。但在21世纪的今天,年轻律师群体开始反思:"带去法庭的是逻辑与证据,而非一顶假发。"有建议提出折中方案——重大仪式保留假发,日常庭审取消强制佩戴,既维护传统又提升实用性。

这场变革折射出全球化时代司法文化的转型。当英国本土已彻底告别这项持续三个半世纪的习俗,香港作为普通法体系的重要实践地,正站在传统延续与时代更新的十字路口。真正的法治尊严,或许终将超越服饰符号,回归法律本身的核心价值。

您认为香港是否应该继续保留司法假发传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 光明网 2025年10月27日 《英国终结350年刑事法庭律师戴假发传统》
• 潇湘晨报 2025年10月27日 《英国律师刑事法庭可免戴假发 近350年传统落幕》
• 民主与法制网 2013年8月26日 《法律头上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