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的延安,一个看似平常的正午,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变得惊心动魄。当时,毛主席正前往青年食堂,准备与绥德来的国民党副专员共进午餐。然而,就在毛主席即将踏入食堂大门的那一刻,一个隐藏在人群中的瘦高个青年,突然举起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狠狠砸向毛主席的后脑勺。
千钧一发之际,警卫员蒋泽民凭借敏锐的直觉和过人的反应速度,毫不犹豫地扑了上去。他用自己的右臂硬生生地挡下了这一棍,那“咚”的一声闷响,仿佛震动了整个食堂。蒋泽民只觉得整只胳膊都麻了,骨头好像要断了一般,但他咬紧牙关,没有丝毫退缩。

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木棒差点脱手飞出。蒋泽民咬着牙,即使一只手臂已经重伤,但他还是借助另一只无事的手臂,加上脚下用力,把那人往地上一拽。青年还挣扎着想再来一下,但蒋泽民死死不松手。警卫班的冯永贵眼疾手快,几步冲上前,一脚踹在青年的膝盖上,把他按倒在地。旁边的警卫也冲了上来,三下五除二把人死死摁住,木棍扔在地上,滚了两圈才停。
毛主席身边的干部这才反应过来,回头问发生了什么。蒋泽民脸色惨白,右臂已经肿得像馒头,但他咬着牙,声音发闷地说:“没大事,人抓住了。”队长一边指挥人把刺客带走,一边低声问蒋泽民:“手行不行?”蒋泽民咬牙点头,额头上汗珠直冒。
毛主席并未被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所惊动,他继续往食堂走去,与副专员举杯谈笑,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过。而警卫们则迅速将刺客带走,进行审问。原来,这人是混进来的特工,专挑机会下手,没有枪,他就用木棍,也够狠的。

那天,蒋泽民的右臂情况并不好,那一下砸下来可是用足了力气。好多天,他连筷子都拿不起来,可他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队长只说了一句:“多亏了小蒋。”蒋泽民咧嘴一乐:“没啥,站这就是干这事的。”
事情过去以后,队里的老兵都说:“有事,咱就得顶上去。”他们说得简单,谁都明白,这种事说不上几句豪言壮语。危险来的时候,根本不分先后,只看谁的动作快,谁的心够硬。后来大家回忆起那一天,印象最深的不是刺客的狠劲,而是蒋泽民挡下那一下之后,脸上那股倔劲,还有他胳膊上青紫的肿痕。

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虽然给延安的平静生活带来了一丝波澜,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警卫员们的忠诚与勇敢。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保护着毛主席和革命事业的安全。而蒋泽民,更是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