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行动再次升级。据多方消息证实,乌克兰军方在一天内对俄罗斯境内三座大型炼油厂实施了精准打击,其中包括萨拉托夫炼油厂、伏尔加格勒的卢克石油炼油厂以及巴什科尔托斯坦的俄气下属萨拉瓦特炼油厂。这三座炼油厂年炼油产能合计超过3000万吨,占俄罗斯全国总产能的11%以上。
据卫星图像分析显示,卢克石油炼油厂在遭受袭击后已完全停产,其他两座炼油厂虽未公布具体损失,但现场情况不容乐观。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政府已屏蔽相关区域卫星图像,试图掩盖实际受损程度。这种信息管制反而印证了袭击造成的严重后果。
持续的炼油厂袭击已产生连锁反应。俄罗斯《商业日报》数据显示,9月16日圣彼得堡交易所A-92汽油销量暴跌21.7%,创2023年以来新低;A-95汽油销量下降15.5%。市场分析指出,炼油厂非计划停产导致9月汽油供应可能延迟。目前,俄罗斯多个地区已出现加油站断供现象,农业机械用油短缺问题尤为突出。
面对能源危机,俄罗斯政府采取多项应急措施:暂停成品油出口、调整炼油厂生产结构(减少汽油增产柴油)、动用战略储备。但这些举措效果有限,工程人员反映,由于零备件短缺和技术支持不足,炼油厂抢修速度远不及乌方袭击频率。更严峻的是,前线俄军已出现油料短缺,部分部队不得不从黑市高价采购汽油。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支持乌克兰的美国媒体开始为乌方出谋划策。他们建议乌军持续打击俄能源基础设施,避免给俄方冬季恢复产能的机会。具体战术上,美媒主张采用"蜂群式"无人机攻击,集中火力摧毁单个炼油厂的关键设施。特别推荐使用"火烈鸟"巡航导弹,该导弹1150公斤战斗部可造成毁灭性打击,若采用50-100米空爆模式,破坏效果将更为复杂。
据美媒估算,当前俄罗斯已有24%-26%的炼油产能受损。若损失达35%,航空燃油生产将受冲击;若达55%,将直接影响以柴油为动力的俄军装备运作。虽然实现55%的打击目标难度极大,但现有汽油短缺已迫使前线部队自筹燃料,发电机等装备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除炼油厂外,乌军还直接打击军事相关目标。近日,乌无人机对位于彼尔姆边疆区的Metafrax化工厂实施远程打击。该厂作为俄罗斯第二大有机合成生产商,是国防工业关键供应商。初步报告显示,袭击损坏了尿素生产设备,该设备既可生产化肥,也能制造六胺、甲醇和PETN等炸药原料。此次打击再次凸显乌军对俄后勤体系的精准打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