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马伟明颠覆技术,75C锂电池支持8万吨航母行10年,可电磁弹射导弹

时间:2025-11-02 15:19:31 来源:胖福的小木屋 作者:胖福的小木屋

作为全球唯一拥有成熟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马伟明院士的颠覆性成就可不止于此,它还研制了75C的磷酸铁锂电池。

大家可能一听75C,好像没什么厉害的,但是目前的电动汽车,也才做到10C电池。75C锂电池你知道性能多逆天吗?75C也意味着电池可以在数十秒内将其满电荷容量完全释放,为设备提供瞬间的、火山爆发般的强劲动力。

除此之外,高倍率放电通常会急剧加速电池的衰减,但基于磷酸铁锂材料本身优异的晶体结构稳定性,75C磷酸铁锂电池依然能实现数千次的循环寿命。

中国之所以可以打造领先全球的电磁弹射技术,就是没有飞轮储能稀土,通过电容储能系统,放电倍率需要达到50C以上。而70C以上的放电倍率,也就意味着电磁弹射导弹成为了可能。

而除了高倍率放电之外,电池密度达到了80,000 Wh/kg,当前的电动汽车的能量密度大约在 250-300 Wh/kg 左右,直接是260倍。



别觉得这数字只是纸面上的厉害,75C磷酸铁锂电池真要落地应用,一辆普通家用车装一块这电池,不用充电就能跑 16 万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上海跑 20 个来回;要是给 8 万吨的航母装上,连续航行 10 年都不用补一次能源,直接比肩核动力。

要知道,美国的核动力航母核动力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微型核电站,它需要复杂的防护系统、专业的操作团队和定期的核燃料处理流程。而电池动力系统在结构上要简单得多,它本质上是一个储能装置,通过预先充电来获取能量。而且虽然理论上来说,每 25 年一次换料与综合大修(4 年),但是期间穿插多次中期维护(12-18 个月)和年度保养(3-6 个月),这些维护周期不仅影响舰船的出勤率,还需要配套的维修设施和专业团队。

相比之下,全电舰船如果采用高性能锂电池,维护流程会简化很多。电力推进系统没有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减少了大量需要定期检修的机械部件。电池模块可以实现标准化更换,即便某个单元出现故障,也不需要对整个动力系统进行大修。这种设计理念上的差异,最终会体现在舰船的出勤率和生命周期成本上。



75C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的出现,让马伟明的全电舰成为了可能,全电舰说白了就是把整艘船的推进、武器、生活用电全整合到一个电力系统里,以前电力捉襟见肘时,高能武器只能想想而已,现在拥有了充足的电力,高能武器上舰也成为了可能。

先说轨道炮,这货靠电磁力把弹丸加速到高超音速,射程远、成本低,用来打击地面目标或拦截导弹都行,电力充足了,它就能连续狂射;线圈炮呢,算是轨道炮的亲戚,但用线圈阵列加速,反应更快,专治各种高速飞行器,比如无人机或巡航导弹,电力驱动下它能在秒级内锁定并摧毁威胁;激光武器更科幻,聚焦高能光束瞬间烧毁目标,尤其对付高超音速导弹这种传统防空系统难以拦截的目标,但激光靠光速打击,几乎指哪打哪,电力充沛时还能持续照射,形成一道无形屏障。高能微波武器则玩的是软杀伤,发射强大微波脉冲,专炸电子设备。



而至于电磁弹射导弹,军舰采用电磁弹射导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用性、发射效率、安全性和与舰船能源系统的整合上。首先,其通用性极强,一套电磁弹射系统可通过精确调节电力,适配不同尺寸、重量的导弹乃至无人机,实现了“一个平台,多种弹药”的灵活配置,极大提升了战舰的任务适应性。其次,发射速率和火力密度远超传统方式。电磁弹射过程由电流控制,反应迅速且无机械延迟,可实现近乎连续的快速齐射,有效应对饱和攻击。在安全性方面,电磁弹射属于“冷发射”,发射井内不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流,避免了对发射装置自身的烧蚀和对甲板设备的损害,同时也杜绝了冷发射中可能发生的“哑弹”落回甲板的危险。此外,该系统能与现代舰船的综合电力系统完美融合,作为核心用电负载之一,实现全舰能量的统一、高效管理和分配。

可以说,随着全电舰各项技术的逐一攻克,中国将打造全球前所未有的全新战舰,一艘舰艇就能在远洋独当一面,兼顾打击与防空,让舰队部署更灵活、成本更低。而这必将颠覆现有海战体系,也将引领全球军舰技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