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9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就一项关键议题展开表决:是否延长对伊朗的制裁豁免期限。此次表决结果引发广泛关注,最终以4票赞成、9票反对、2票弃权收场。由于同意继续豁免的票数未达到9票的最低要求,对伊朗的相关制裁将于9月28日正式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以及阿尔及利亚等国均投票赞成延长豁免期限。
尽管安理会此次未能通过延长制裁豁免期限的决议,但国际社会的外交努力并未就此止步。据悉,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周期间,相关各方仍有可能就伊朗核问题展开进一步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
回顾历史,2015年伊朗与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六国签署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的制裁。随后,安理会通过了第2231号决议,对协议内容进行了核可。该决议中包含了一项“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允许协议签署国在伊朗出现违规行为时采取相应措施。然而,这一机制的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
此前,英法德三国外长于8月28日发表联合声明,称三国已通知安理会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声明指出,如果安理会未能在30天内就延长对伊朗制裁豁免期限通过决议,那么相关制裁将自动恢复。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共同起草了一份决议草案,主张将伊核协议和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的有效期延长6个月,至2026年4月18日。该草案已于8月28日完成“印蓝”(即投票前的最终版本),但暂未提交安理会进行表决。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