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数据显示,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癌症类型,且连续10年稳居全球癌症死亡率榜首。这一严峻形势,再次为公众健康敲响了警钟。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恶性肿瘤之首。专家分析指出,这一现象与当前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吸烟人数的增加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肺癌的预防与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肺癌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这使得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专家强调,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措施。数据显示,戒烟10年后,肺癌风险可降低50%以上,而戒烟15年,才能达到和不抽烟的个体一样的肺癌发病概率。
目前,全球平均每分钟约有4~5人被确诊为肺癌,同时每分钟约有3~4人因肺癌去世。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研究机构呼吁公众应从源头遏制肺癌的激增,其防治核心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过去,我国主要通过拍胸片来筛查肺癌,但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肺癌早期检出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可高达90%。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主任陈克能建议,高危人群应每年有规律地进行一次CT筛查,以便尽早发现肺癌的蛛丝马迹。
然而,专家也提醒,低剂量螺旋CT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由于该检查存在一定辐射,非高危人群不必每年进行筛查。即便发现肺部有磨玻璃样结节,也不必过度紧张,按医嘱就诊即可。
陈克能主任进一步表示,对大多数筛查发现的磨玻璃样小结节要谨慎解读,它生长得非常缓慢,可以给它一定的冷静期进行观察,不建议过度治疗。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治疗已取得了明显突破。特别是磨玻璃样结节的肺癌,5~10年的生存率接近100%,而实性肿块一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也约为70%~80%。这无疑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信心。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