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乌军在红军城投降了,俄乌冲突是否即将迎来转折点?俄罗斯防空系统近期表现亮眼,乌克兰又该如何应对当前的战场困境?
近期,俄乌战场的焦点集中在红军城这一战略要地。作为乌克兰的重要铁路枢纽,红军城在冲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乌军原本计划利用这里四通八达的地下矿道开展游击战,将其打造成易守难攻的“天然堡垒”。然而,俄军却巧妙地“将计就计”,继库尔斯克管道奇袭后,再次派出士兵通过地下通道,顺着废弃矿井巷道悄然渗透,成功包围了红军城约60平方公里的区域。

随着俄军包围圈的收紧,红军城内的乌军处境愈发艰难。俄军公布的战俘视频中,一名乌军士兵坦言投降原因:“指挥官早已撤离,我们既没有援兵,受伤也得不到救治。与其继续抵抗送死,不如投降求生。”另一名被俘乌军也透露,指挥部不断给他们画饼充饥,承诺局势会好转,但现实是他们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然而,面对如此困境,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仍对外坚称“未被包围”,这一说法连许多西方战地记者都表示难以置信。
更引人关注的是,俄军包围圈内可能还藏有“大鱼”。有消息称,乌军一个旅级指挥部被围困,其中不仅有乌军高级军官,还可能有北约军事顾问。基辅方面显然坐不住了,上月31日傍晚,他们出动美制“黑鹰”直升机搭载特种部队试图实施闪电救援。然而,他们低估了无人机的威力。俄军红外无人机悄无声息地跟踪,地面防空雷达也牢牢锁定目标。救援直升机刚着陆,便遭到几十架小型攻击无人机的猛烈攻击,最终连人带机全部被摧毁,11名救援人员无一生还。

就在红军城战事似乎大局已定之际,莫斯科在1号凌晨拉响了防空警报。天未亮,6架无人机试图袭击莫斯科市区,结果全部被俄军防空系统击落。这场成功的防空作战与红军城上空被摧毁的救援直升机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俄军在战场态势上的整体优势。
然而,基辅方面却对战场上的不利消息严密封锁。俄罗斯一位退役上校直言不讳地指出:“基辅根本不允许任何记者前往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前线。”为什么?因为怕部队溃败、救援失败的事情被彻底曝光。乌总统泽连斯基团队对外仍宣称“正在稳步推进”,私下却用警戒线将记者们挡在战场之外。俄军甚至主动提出“临时停火几小时,让记者进入现场”,但基辅方面根本不予理会。说到底,乌克兰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继续争取西方的援助。如果让背后的金主们知道乌军连阵地都守不住,救援行动也屡屡失败,那后续的资金和武器援助恐怕就真的悬了。

战场上胜败本是兵家常事,但试图靠封锁消息来维持局面终究难以长久。从红军城战俘的坦白,到被击落的救援直升机,再到莫斯科凌晨的防空战果,这一切都不是简单地“捂盖子”就能掩盖的。如今,乌军前线士兵在思考如何“活下去”,而基辅高层还在算计如何“争取到更多援助”。当这两者的心思不再同频共振时,战场的最终走向其实早已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