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品牌的崩塌可能不需要竞品打压或食品安全曝光,有时只需老板一个冲动决策——西贝餐饮和创始人贾国龙近日就上演了这样一出戏码。
近期,多地西贝门店出现反常景象:原本需要排队两小时的网红餐厅,在饭点高峰期却门可罗雀,服务员数量甚至超过顾客;曾经充满烟火气的厨房,如今锅铲生锈、厨师发呆;更严重的是,大量老顾客选择退还充值卡,有家长直言:"本以为贵就是安全,结果贵得像个笑话。"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源自罗永浩的一次普通用餐体验。老罗在社交平台表示:"西贝现在全是预制菜,现炒锅气没了。"这本是消费者对菜品质量的正常反馈,却引发了贾国龙的激烈反应。西贝创始人连续发布多条动态,强调"中央厨房≠预制菜",声称"我们有锅气",甚至邀请罗永浩"对质"。
这场本可化解的争议,因贾国龙的过激反应而升级。就连同行都看不下去,纷纷劝解"算了算了",而罗永浩则一脸无辜:"我就吃了顿饭,说了句实话,你们老板自己追出来要‘切腹谢罪’,怪我?"
网友实地探访发现,西贝门店的冷清景象触目惊心:江苏某店晚六点仅有一桌客人,服务员站成一排;上海商场店厨师在厨房发呆,锅铲生锈;长沙门店晚七点空无一人,灯光昏暗如停业。这种反差与西贝此前"闭眼点不踩雷"的宣传形成鲜明对比。
最受伤的是老顾客。有家长表示,孩子从两岁吃到五岁,一直信任西贝的品质,但这次风波后吓得连夜退卡。另有顾客直言:"我不怕预制菜,我怕的是你骗我。"这种信任崩塌,比菜品质量问题更致命。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抵触,本质是对信息不对称的抗议。如果西贝明确标注"本店使用预制菜",顾客大可以选择其他餐厅。但一边收取"现炒"的溢价,一边提供"复热"的菜品,这种"情感诈骗"才是引发众怒的根本原因。
在退卡处理上,西贝表现出难得的体面。顾客提出退卡要求后,门店立即全额退款,不拖延不阻拦。这种"菜可以不香,但态度不能差"的做法,为品牌保留了最后一丝尊严。
但体面留得住口碑,留不住顾客。贾国龙面临艰难抉择:继续嘴硬只会加速品牌崩塌,真诚整改或许还有转机。作为"傲娇型企业家"代表,贾国龙需要认识到:时代已经改变,消费者不再容忍"夸我飞上天,批我拼了命"的极端反应。
对比其他企业家的危机处理方式,差距显而易见。如果事件发生在俞敏洪、雷军或李斌身上,他们可能会第一时间发布视频,展示厨师现场炒菜、供应链透明直播,并诚恳道歉。这种处理方式通常能在两分钟内化解危机。
贾国龙却选择开直播、写长文、拉罗永浩对质,将品牌信任危机演变成个人情绪失控现场。网友调侃:"罗永浩都没想打你,是你自己跳进擂台,然后一拳把自己KO了。"这场风波本质上是"贾国龙大战贾国龙",预制菜本身并非原罪,但信息不透明和傲慢应对才是致命伤。
如今的西贝,如同考试作弊被抓的学生。不承认错误反而指责老师严格,但同学们早已看穿真相。当台下观众纷纷退场,只剩一人站在讲台上嘴硬时,这场闹剧该如何收场?
最后想对贾老板说:企业家玩互联网,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比谁脸皮薄。放得下身段,才能扛得起品牌。否则,下一顿"预制菜",可能就是你的"告别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