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香港惊现二战炸弹与金店劫案,警方高效处置彰显专业

时间:2025-09-21 15:50:43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新民周刊

从北角鲗鱼涌惊现二战航弹到红磡黄金劫案迅速告破,香港警方近日接连应对两起重大突发事件,其专业素养与应急能力再次经受考验。这两起典型案例不仅折射出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更彰显出这座国际都市完善的安全治理体系。

文 | 海上客

闹市惊现80年前美军航弹 拆弹专家12小时化解危机


9月19日中午,香港北角滨海街一处建筑工地意外发现重达423公斤的二战时期美军标准航空弹。这枚长1.4米、内装227公斤TNT炸药的未爆弹,经警方爆炸品处理课鉴定,确认带有前置引信和尾部引信,具备完整爆炸威力。专家指出,这类航弹若被触发,其破坏力可波及周边数百米范围。

事件发生后,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立即封闭滨海街全线及英皇道部分车道,港铁鲗鱼涌站A、B出口临时关闭。东区警区指挥官陈天柱在记者会上透露,此次疏散涉及18栋商业住宅大厦的1900户约6000名居民,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拆弹行动于20日凌晨2时启动,专业人员在现场设置沙包和水沙包降温,经过12小时连续作业,成功排除这枚"定时炸弹"。拆弹过程中出现的微弱爆炸声,印证了操作的极高风险性。运输署随后宣布,滨海街及港铁站于当日下午4时全面恢复通行。

黄金劫案48小时告破 西九龙重案组展现雷霆手段


就在航弹事件引发全城关注之际,9月17日清晨5时30分,红磡一间珠宝打金工场遭遇劫案。犯罪团伙劫走价值约5700万港元的黄金及3万港元现金,案件震动香港珠宝业。

西九龙重案组迅速介入调查,仅用48小时便锁定主谋。19日当天,37岁徐姓男子及其13名同伙相继落网,全部涉案人员被缉拿归案。这起案件的高效侦破,再次验证了香港警队处理重大刑事案件的专业能力。

历史印记与现代治理的双重考验

两起事件背后,折射出香港独特的历史脉络。二战期间,作为同盟国与轴心国争夺的战略要地,香港遭受美军密集轰炸,大量未爆弹遗留至今。诗人戴望舒在日军监狱中创作的《口号》,便记录了那段烽火岁月:"盟军的轰炸机来了,也许我们会碎骨粉身,但总比死在敌人手上好。"

如今,这些历史遗留物与现代城市建设的碰撞,对城市治理提出严峻挑战。从航弹发现后的交通管制、居民疏散,到拆弹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香港相关部门展现出成熟的应急管理体系。特别是警方选择在境内安全处置而非运往公海引爆,既避免了运输风险,也体现了专业判断力。


从《拆弹专家》到《西九龙重案组》,港产影视作品长期塑造的警队形象,在现实中得到生动印证。这两起事件的处理过程,不仅展现了拆弹专家、重案组等特种警力的专业素养,更凸显出香港市民在危机中的高素质配合。正如东区警区指挥官所言:"成功疏散6000人,离不开每位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在历史遗留问题与现代犯罪的双重挑战下,香港警队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支承载着城市安全重任的队伍,始终是市民最可信赖的守护者。

版权声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