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饿了么更名淘宝闪购:一个时代的落幕与新篇章开启

时间:2025-11-07 04:14:46 来源:TOP电商 作者:TOP电商


作者 | 张逸 报道 | TOP电商

马云,再一次出手了。

昨日(11月3日),有媒体报道称,饿了么App在最新内测版本中已更名为“淘宝闪购”,版本号更新至12.0.1。

目前,“淘宝闪购”正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对部分用户开放体验。


那句熟悉的“放心点,准时达”,从此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新版本的标语——“外卖放心点,美食准时达”。

对于这次改名,饿了么客服表示,此次调整仅为名称变更,用户消费权益、数据隐私政策均保持不变,配送运力也正常运转,商家数量以实际体验为准。“淘宝闪购也是属于饿了么旗下的一个业务”。

但这看似简单的改名背后,是饿了么这个陪伴了16年多的品牌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也是阿里即时零售战略的一次全面换血。

外界称之为“整合”,但在阿里体系内部,这更像是一场“夺舍”。


七年融入,最终被“夺舍”

如果说2018年阿里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是一场豪赌,那么2025年的这次更名,就是这场豪赌的谢幕。

今年以来,饿了么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淘宝化”。

骑手的蓝色外套变成了橙色,过去的“蓝骑士”改称“城市骑士”;App图标、宣传横幅、线下站点,全换成了淘宝主色调。

今年8月发布的新制服,饿了么的logo被淡化,反倒是“淘宝闪购”四个大字占据了骑手背部的主视觉。


图源:淘宝闪购

饿了么的公众号更新频率也在下滑,蓝色越来越少,橙色越来越多;内容也不再自成体系,而是转发淘宝闪购的活动、补贴、战报。


更关键的是,从组织架构上看,饿了么已经不再独立。

过去它隶属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务集团”,如今被正式划入“淘天集团”,与飞猪同属“阿里中国电商集团”,由蒋凡直接管理。

在阿里的最新财报电话会上,管理层谈即时零售时几乎不再提“饿了么”,取而代之的是“淘宝闪购”或“闪购业务”。

他预计,未来3年内,闪购及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元交易增量。

另外,蒋凡在回答摩根大通分析师提问“为什么饿了么打不过美团”时,他特意补充说:“没有饿了么的基建,就支撑不起闪购的1.2亿单峰值。”


图源:蓝鲸TMT

这话虽然是在强调“不能抛开规模谈效率”,但想必饿了么的同学应该明白其中的深意。

那是他唯一一次主动提到饿了么了。

在即时零售这场新战役里,饿了么已不再是阿里管理层的宠儿,而是被并入“淘宝闪购”的幕后角色。

那个曾与美团鏖战、代表阿里本地生活野心的蓝色品牌,终于走到了谢幕的时候。

但它并不是被抛弃。正如《周易・系辞下》所说的:“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或许并入“淘宝闪购”才是饿了么最好的结局。


迟到的“统一品牌”,势在必行

外界或许会替饿了么惋惜:一个拥有16年多历史、曾与美团针锋相对的品牌,就这样被彻底“改名换姓”。

但从阿里内部逻辑来看,这场整合其实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

即时零售,被阿里定义为与AI同样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这是阿里继电商、云计算之后,最重要的战略支点之一。

美团靠外卖起家,从“吃”到“到店”,用高频带低频;京东靠物流立身,从“送货上门”延展到“即时零售”,用速度赢下心智。

而阿里曾经的“本地生活”却始终没跑出来,饿了么、口碑、盒马之间,协同关系复杂、资源割裂。


阿里这次索性选择“归一”,将所有即时零售业务都挂上“淘宝闪购”这面旗。

这不仅仅是换个名字。

这意味着淘宝的流量入口、饿了么的运力体系、天猫超市的供应链、盒马的商品资源将全部融为一体。

据了解,改名后淘宝闪购的目标是“30分钟送万物”。

这就透露了蒋凡的野心,他要打造一个“阿里版美团闪购”,甚至要让用户在听到“闪购”时,第一反应是淘宝,而不是美团。

事实上,美团早在2018年就注册了“美团闪购”商标,却漏掉了“闪购”这个核心名词。

今年4月30日,淘宝闪购正式上线的同一天,美团才仓促提交“闪购”商标的注册申请,但为时已晚。


阿里同时提交了“淘宝闪购”的商标注册,涵盖广告销售、运输贮藏、网站服务三大领域。

从品牌攻防的角度看,这一步堪称漂亮。

“闪购”是即时零售的绝佳品牌词汇,它简洁、直接、具备速度暗示。

如今消费者听到“闪购”,已经开始混淆“淘宝闪购”和“美团闪购”,这恰恰是阿里想要的效果。

这就表明,饿了么留不下了,它的使命完成了。

过去它代表阿里在外卖战场与美团对抗;如今,它的基建与运力成为淘宝即时零售的基础设施。

但被“闪购”接管,不是失败,而是被整合进了更大的叙事。


“饿了么”之后,蒋凡的“闪购战争”

2018年那场95亿美元的收购,是阿里对本地生活的“二次创业”;2025年的“饿了么改名”,则是阿里即时零售的“新开局”。

而这场战争的指挥官,是蒋凡。


这位年仅39岁的“少壮派”,如今已经回归阿里权力核心,不仅恢复“阿里合伙人”名号,更位列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员会五人之一。

另外四人是,马云、蔡崇信、邵晓锋、吴泳铭。

他需要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能复制“逍遥子”的神话——当年张勇凭“双十一”奠定阿里王朝地位,如今蒋凡要用“闪购”打出第二个神话。

“淘宝闪购”的第一个双11,将是这场新战争的试金石。

它背后是一个万亿级市场的争夺,也是阿里、京东、美团三方即时零售的终极对撞。

阿里押宝蒋凡,美团押宝王兴,京东押宝刘强东。

他们拼的,早已不是谁能卖出更多的外卖,而是谁能掌控“即时消费”的下一个入口。

饿了么不再是一个App,而是“淘宝闪购”的运力中枢;蓝骑士不再是一个品牌,而是“淘宝闪购”的移动广告牌。


图源:小红书

在品牌层面,它或许“死”了;但在体系层面,它“复活”在了淘宝体内,以更高效、更统一、更标准化的形式,重新出现在城市街头。

有人说,这不是“饿了么的消失”,而是“淘宝的延伸”。

毕竟,在那个蓝变橙的夜晚,外卖骑手依旧在送餐,只是身上的那抹颜色,换成了淘宝的橙。


商业的尽头,从来不是输赢,而是整合。

饿了么从“独立品牌”到“基础设施”,看似悲情,实则必然。

在即时零售成为阿里未来十年的主线后,品牌的统一和资源的集中,是它必须做的选择。

阿里要的是“30分钟送万物”的能力,而不是一个外卖品牌的怀旧;蒋凡要的是一次证明自己地位的战役,而不是一块情怀的蓝色布料。

饿了么的故事,将在2025年画上句号;而“淘宝闪购”的故事,将从2025年开始。

从蓝到橙,是一场品牌的死亡,也是一次商业的重生。

下一个十年,人们或许会忘记“饿了么”三个字,但那种“即时满足”的生活方式,已经刻进了淘宝的基因。

有些品牌死去,只是为了让体系更大地活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