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今日说法》主持人李晓东被骗千元买茶:反诈专家也难逃低价陷阱?

时间:2025-11-07 05:01:33 来源:新民周刊 作者:新民周刊

人只要心生贪念,距离被骗便只有一步之遥。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反诈专家,都可能因‘占便宜’的心理而落入陷阱。

文| 李思寻

2025年11月初,一则‘央视《今日说法》主持人被骗买茶叶’的视频登上热搜。视频主角——法治节目主持人李晓东在社交平台自曝,自己花1000元购买了5盒‘假铁观音’。据CCTV节目官网显示,李晓东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曾就职于西安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北京卫视,2006年进入中央电视台,2014年起主持《今日说法》。

‘你说我这个天天宣传反电诈、反诈骗的法治节目主持人也会上当受骗啊。’这句自嘲让网友哭笑不得,也揭示了一个现实:诈骗手段无处不在,‘贪便宜’的心理可能让任何人栽跟头。


停车场里的‘低价茶叶’骗局

事件发生在北京某银行停车场。李晓东办理完业务后,一名中年男子上前搭讪,自称‘刚从北京国际茶叶展销会下来’,车上有几盒‘剩余茶叶’,因‘展会结束、车要坐人’,想便宜出售。

李晓东表示自己不喝茶,但男子坚持让他看看。随后打开奔驰车后备箱和后车门,里面堆满包装精致的铁观音礼盒,旁边停着豪车,营造出‘刚从展会撤场’的假象。男子称:‘这茶原价一千块一盒,展销会上都卖光了,就剩几盒。你要喜欢,我两百卖你一盒。’

李晓东起初拒绝,但男子不断降价:从1000元一盒降到300元,最后称‘真心不想浪费’,200元一盒出售。看到包装精美、价格低廉,李晓东犹豫片刻后,最终掏出1000元买了5盒。


假茶现形:1000元买回5盒‘香精茶’

第二天,李晓东将茶叶拿给懂行的朋友鉴定。朋友直言:‘这是添了香精的伪劣茶叶,50块钱一盒都不值。’此时李晓东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典型的街头低价骗局,而那名‘茶叶展销商’早已消失无踪。

作为《今日说法》主持人,李晓东见多识广,为何会落入圈套?他在视频中苦笑总结:‘诈骗手段太多了。人只要起贪念,距离被骗就不远了。’




‘停车场式骗局’的四大特征

根据李晓东的描述,他所遭遇的是一种常见的‘停车场式骗局’,这类骗局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 伪装‘身份可靠’:骗子往往驾驶高档车辆,车内摆放包装精美的礼盒,营造‘有实力’的假象。

2. 强调‘真货低价’:声称刚参加展销会、推广会,有部分库存带不走,需要便宜处理。

3. 激发‘捡漏’心理:先报出高价(如1000元/盒),再逐步降价(如300元、200元),让买家觉得‘占了便宜’。

4. 制造紧迫感:在停车场或路边直接展示商品,强调‘只剩几盒’,让人来不及冷静思考。

多位网友曾披露类似骗局,例如海鲜展销会剩货或其他保鲜时间短的食品,核心都是利用‘贪便宜、怕错过’的心理。

防诈指南:四招避开低价陷阱

从李晓东的经历中,可以总结出以下防诈经验:

1. 警惕临时兜售:任何在停车场、路边临时兜售高档商品的行为,都应视为高风险。

2. 慎买‘跳水价’商品:原价高得离谱、降价太快的商品往往是假货,价格差距越大,风险越高。

3. 认准正规渠道:再精美的包装也可能是空壳,买东西应选择正规品牌、授权经销商或可信的线上渠道。

4. 保留证据及时报案:若怀疑遭遇骗局,应保留付款凭证、包装信息,并向市场监管或警方报案。

反诈专家也难逃?克制贪念是关键

李晓东的身份让这起事件格外讽刺。作为《今日说法》的资深主持人,他多年主持普法栏目,熟悉各种诈骗手段,却仍然‘中招’。这说明,诈骗早已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防诈意识不是‘知道套路’这么简单,真正的防线在于克制住自己的贪念。

这起看似轻松的‘被骗故事’,其实是一次生动的反诈教育。李晓东选择将经历公开,既是自嘲,也是提醒。

资料来源:红星新闻、极目新闻、大皖新闻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