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国大豆订单归零:特朗普贸易战下的美国农业危机

时间:2025-09-21 18:54:09 来源:叮当当科技 作者:叮当当科技



美国大豆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在2025年收获季完全停止了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这一决定直接冲击了美国农业经济。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勒布·拉格兰在9月9日的公开声明中确认,中国没有下达任何新作物大豆订单,而往年同期中国订单通常占美国大豆产量的8%-9%。

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大豆产量预计达到43亿蒲式耳,创历史第六高纪录。然而,失去中国这个占美国大豆出口54%(价值132亿美元)的最大客户,导致美国大豆库存急剧攀升。协会在8月19日致白宫的信中警告,若情况持续,豆农经济损失将达数十亿美元。北达科他州一个2300英亩的大豆农场预计2025年亏损40万美元,当地银行已开始收紧对农民的贷款。



中国采购策略的转变源于贸易战引发的关税壁垒。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对美国大豆实施了报复性关税,总税率达34%。这使美国大豆在价格上完全丧失对南美竞争对手的优势。巴西趁机扩大对华出口,2025年1-7月巴西对华大豆出口达7720万吨,其中4226万吨运往中国,同比增长显著。3月单月出口量达1570万吨,创历史新高。

阿根廷也首次向中国出口豆粕,填补中国秋季饲料缺口。尽管巴西大豆价格有所上涨,但整体仍比美国便宜。中国提前囤货策略导致4-7月进口巴西大豆量破纪录,国内豆粕库存高企压缩了加工厂利润。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的71%来自巴西,这一比例在2025年继续上升。



美国豆农面临多重压力。库存积压导致芝加哥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跌破每蒲式耳9美元,北方平原地区现货价甚至低于8美元。而豆农生产成本因化肥和油价波动上涨3%,玉米价格较2022年高点下跌50%。美国农业部可能在月度报告中下调2025/26年大豆出口预测,从4640万吨降至更低水平,而上年度出口量为5102万吨。

贸易僵局已波及整个农业产业链。豆农考虑让土地闲置,加工厂订单减少导致工人班次调整。北卡罗来纳州大豆出口价格在8月大幅下跌,田纳西州农民种植的175万英亩大豆至今未获订单。美国大豆协会8月20日报告指出,20%的报复关税加上增值税和最惠国税,使美国大豆总税率高达34%。



面对危机,特朗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8月他通过社交媒体呼吁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四倍,但市场反应冷淡。随后在8月12日延长对某些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期三个月,试图换取谈判空间。9月10日,特朗普提出联合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商品加征最高100%关税,借俄乌冲突施压俄罗斯石油买家,但欧盟反应冷淡,称此类关税需全员同意,通过可能性极低。

中国方面态度坚决,外交部多次声明反对任何经济胁迫。中国的应对策略是转向南美市场确保供应链稳定,同时利用农业作为贸易战中的杠杆。巴西大豆出口窗口期延长,挤压了美国大豆的销售时间。美国大豆协会指出,巴西全球市场份额的扩大使美国出口窗口变窄,阿根廷也通过出口未加工大豆获利。



这场危机的影响远超大豆产业。彭博社9月19日报道指出,这是中国自1990年代以来首次在出口季初期不采购美国大豆,显示北京正利用农业施压。美国农业风险指数飙升,暴露了依赖单一市场的危险性。相比之下,巴西1-8月对华大豆出口达6582万吨,同比增长480万吨,第二季度出口4850万吨,价值190亿美元。

特朗普的贸易策略未能缓解危机,反而加剧了美欧裂痕。他2月宣布结束低价值商品免税准入,4月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34%关税,7月10日意图提高互惠关税税率,9月5日修改附件生效。美国大豆协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采购2290万吨美国大豆(价值128亿美元)的订单已全部消失。豆农呼吁政府采取行动,否则将面临关田停产的困境。



随着贸易僵局持续,美国农业链中断风险上升。国际市场难以替代中国需求,国内和欧盟采购量远低于中国规模。特朗普面临选票压力,需处理这一复杂局面。美国大豆协会9月8日支持重新授权谷物标准法,强调稳定出口对全球市场成功的重要性。拉格兰持续代表协会警告形势严峻,而巴西已确立中国主要合作伙伴地位,出口份额达75%。美国大豆上半年对华出口下滑50%,数据报告已分发至各相关机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