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海东
11月的第一天,朝鲜国内发生了多件重要事件,下面将逐一为您解析。
11月1日,朝鲜劳动党政治局对外发布决议,决定于12月中旬召开八届十三中全会。此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总结2025年的工作,二是议决劳动党九大的筹备工作。

这一决定在金正恩9月21日的施政演说中已有预告,他当时表示将于12月召开八届十三中全会对2025年的工作进行“总评”。与七大和八大之间的情形不同,2020年8月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召开八大后,仅隔5个月便召开了八大,期间并未再召开七届七中全会进行“总评”。
当时的情况与现在不同,七大的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被定义为“未完成”,而眼下八大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和国防发展五年计划正处于“收官之年”,且取得了诸多成绩。因此,在九大召开前夕的12月中旬,召开八届十三中全会对八大这五年进行“总评”,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这一态势来看,九大将不再讨论八大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情况,而是直接进入新一届的新议程,属于全新的大会。正如金正恩所定义的那样,九大将是“胜利者的大会”,这也显示出他对九大的期待与急切。
10月31日,朝俄政府间贸易经济和科技合作委员会朝方委员长、对外经济相尹正浩在万寿台议事堂与正在率俄罗斯经济代表团访朝的朝俄政府间贸易经济和科技合作委员会俄方委员长、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科兹洛夫举行了会谈。双方具体探讨了促进朝俄两国达成的多方面双边合作计划落实的问题,并签署了会谈议定书。


朝俄合作,尤其是经贸合作,计划众多但落实较少,至今仍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双方此次会谈的主要议题——“具体探讨、促进落实”显得尤为有意义。从这一角度看,未来的九大五年计划期间,不仅“雷声”要大,“雨”也要比现在下得更大一些。在我看来,金正恩仍希望将鸡蛋放进不同的篮子里,让朝鲜在经济上拥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以游刃有余地推行其新对外政策构想。
值得注意的是,分管经济的中央书记兼经济部部长金德训当天会见了科兹洛夫一行。按理说,这应该是阁揆朴泰成的事情。是金德训而不是朴泰成出来见科兹洛夫,大致显示朝鲜可能已经着眼于八大后的九大时代。早在去年12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朴泰成接替金德训担任阁揆的时候,我就曾讲过,朴泰成极有可能是过渡人物,到九大之时,金德训还得复任。
结合尹正浩和科兹洛夫会谈的议题看,多方面双边合作计划的具体落实基本是九大之后的事情,而金德训出面会见科兹洛夫,则意味着具体落实的任务极有可能要由金德训来承担。从朝鲜体制结构的角度看,这大致意味着金德训极有可能将在九大上重任阁揆。

近日,韩国那家脱北者网媒Daily NK发布消息称,朝鲜近日突然召回沈阳、丹东等地的驻华贸易代表,并称这些贸易代表回不来了。这一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就有人信了这事儿,还有多位朋友电话或私信咨询我们,圈子里也有人觉得这是个事儿。
然而,这事儿其实并不是事儿。朝方定期更换驻华贸易代表是常例,后口罩时代这几年,驻华贸易代表的轮替也是常态。需要注意的是,朝方各单位驻华贸易代表大多数是走了就不会再回来,一茬接一茬地换。问问中方的对朝贸易从业者,这情况很容易了解。
那么,这次有没有“突然召回”呢?从我们身边的丹东情况看,基本没有,仍然是该回的回、该来的来,绝大多数朝鲜贸易代表都还在。以前的老面孔回去了,接替的新面孔很快也会变成熟面孔、老面孔。
这种消息基本属于听风就是雨、没搞清楚基本状况,甚至缺乏常识。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来不把那家脱北者网媒列为可靠信源的原因。它所引用的所谓“消息人士”信源,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如果您来丹东旅游,很有可能遇到这样的“知情人士”,指着江对岸威化岛的高楼告诉你,那是金正恩给朝鲜“高干”们盖的高级住宅,但那其实是威化岛洪灾受灾居民的回迁房。大致如此。
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10月31日发表谈话,强调朝鲜拥核国家地位,称朝鲜会“耐心证明”半岛无核化主张是“决不可能实现的‘白日梦’”。这话说的,手指着韩国,但是给大家听的。这事儿不细说了,大家看下面的截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