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湖南卫视主持人李维嘉回归:离开平台后,个人价值何在?

时间:2025-11-11 09:27:52 来源:洞见 作者:洞见

前两天,湖南卫视宣布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消息:主持人李维嘉正式回归!这一消息不仅让众多粉丝激动不已,更引发了关于平台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李维嘉与湖南卫视的缘分,可以追溯到遥远的1999年。那时,他以《快乐大本营》外景主持人的身份,悄然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那个娱乐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快乐大本营》如同一股清流,迅速掀起了收视狂潮,成为无数80、90后共同的青春记忆。而李维嘉,也凭借这档节目,一跃成为湖南卫视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多次主持各类大型晚会,风光无限。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2021年,随着《快乐大本营》的停播,李维嘉也悄然离开了湖南卫视的舞台,一度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在最新的节目《再见爱人》中,他亲口承认,离开的这些年里,日子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工作机会寥寥无几,只能偶尔参与一些其他平台的网络综艺录制,与昔日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维嘉的职业生涯起伏,不禁让人想起企业家何权峰的那句名言:一个人能力再强,离开了平台可能什么都不是。的确,很多时候,我们的成就并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能力,更在于平台所赋予的机会和资源。一旦离开那个熟悉的平台,我们可能会瞬间体会到什么叫“人走茶凉”。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该如何分清哪些是平台给予的,哪些是自己真正拥有的呢?无论身处何种位置,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离开平台,你是谁?

01 平台的光环与个人的局限

早年间,一篇名为《我,阿里P7,找不到工作》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故事的主人公阿伟,曾是阿里巴巴的数据专家,年薪百万,风光无限。然而,因公司业务调整,他不幸被裁。起初,阿伟并不沮丧,反而有些庆幸,因为他原本就有离职计划,被裁还能拿到额外补偿。他心想,凭借自己阿里P7的身份,找一份新工作应该轻而易举。

但现实却远比他想象得残酷。连续四个月,他投递了无数简历,面试了三十多家公司,甚至将公司标准从大厂降到了中小厂,却依然没有拿到合适的offer。他顿时陷入了自我怀疑:到底是自己技术不过硬,还是市场要求太高?后来,阿伟终于想明白了,别人眼中的阿里P7,不过是平台赋予的光环。过去他以为自己能力超群,直到离开平台,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

职场中,但凡做出点成绩的人,往往都有个通病:高估了个人能力,忽略了平台加持。很多人以为自己在单位混得开,走到哪里都是大佬。但事实是:牛的不是你,而是你所处的平台。你在平台上的风光,是平台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平台。

某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在位时风光无限,离开后却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坦言:以前总觉得是自己能力强,后来才明白很多人对我恭敬,只是因为我坐的那个位置。

你有没有发现,这人啊,特别容易看不清自己,尤其是在春风得意、志得意满时。有人在大公司待久了,把平台的资源当成自己的人脉;有人借着行业的风口起飞,错把时势当成了实力。但当你离开位子时,别人或许都懒得搭理你,这就是现实。

02 平台的加持与个人的沉淀

大概五年前,我认识一位写作者。他曾是某个超级公众号的副主编,写出过不少爆款文章,在圈内也算小有名气。后来,他决定离职单干,认为凭自己的才华,一定能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号。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精心撰写的文章,阅读量惨不忍睹。其实,不是他的写作水平退步了,只是平台变了。

当初他在千万粉丝的大号上当副主编,即便随手发张图片,都能轻松获得几十万阅读量。可一旦离开了平台的加持,他的文字,也就无人问津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让一只狗天天上央视,就能变成名狗。但要知道,没了央视的舞台,很可能不用多久,它就会变回土狗。”

有时候,别人吹捧你、赞美你、巴结你,不是因为你本身很厉害,而是因为你站立的位置很重要。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错把平台的影响力,当作自己的实力和本事。郭德纲曾在节目里讲过一件事。岳云鹏刚走红那阵子,找他拍戏的剧组络绎不绝。面对名利的诱惑,岳云鹏一度迷失其中,内心开始膨胀。他甚至对德云社总教习高峰心生不满,认为对方名气不如自己,却总是压轴演出。

这一切,郭德纲都看在眼里。有一天,他找到岳云鹏,说了这样一番话:“中戏、北电那么多专业学表演的演员都没有活接,人家凭什么找你?是因为你演技好吗?你当初在面馆卖炸酱面的时候,他们怎么不找你拍戏呢?人家找你并不是因为你演技有多好,而是因为你在德云社,用你是为了给他们的戏添彩。”岳云鹏听完郭德纲这番教训,顿时羞愧不已。

有句话说得好:别人表现出来的尊重,不一定是因为一个人本身很优秀,而往往是指向其所在的平台很优秀。猪在风口飞起来,不是因为猪有飞的能力,而是因为风口有力量。猪还是那头猪,并没有化身为龙。

在我看来,衡量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不是看他身居要职时,能够赢得多少的欢呼和吹捧。而是看他在离开以后,是否还能够继续发光发热,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03 平台的机会与个人的实力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人骑自行车,两脚使劲踩,1小时只能跑10公里;人开汽车,一脚轻踏油门,1小时就能跑100公里;人坐高铁,闭上眼睛睡觉,1小时就能跑300公里;人乘飞机,吃着美味、哼着小曲,1小时就能飞出去1000公里。人还是那个人,只是因为借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了不同的前进速度。

平台也是如此,它能让我们看得更高,走得更快。但比平台更重要的,是那个站在平台上的你。有平台给你机会时,你要接得住;等到离开平台后,你才能稳得住。毕竟,离开了平台,你还能凭自身实力真刀真枪地拼本事,才是真的有能力。

职场博主@向上的大米分享过她前领导的故事。这位领导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外贸行业。当时,不少同事认为印度市场难做、客户棘手,但他却主动请缨,接下了这块“硬骨头”。面对公司给他提供的机会,他格外珍惜。为了与印度客户顺畅沟通,他不仅自学印地语,还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由于对公司的设备不够熟悉,他一有机会就向技术人员请教,甚至多次专程跑到技术部追问细节。

无论大事小事,他都认真对待,不骄不躁,踏实沉淀。对待每一位客户和供应商,他都真诚相待。遇到再难搞的客户,他也尽力满足对方的需求。随着客户基础逐渐稳固,印度市场被他彻底打开了。许多印度客户来中国采购设备时,都指名找他合作,甚至邀请他一同前往上下游企业考察,并担任翻译。

后来,他不满足于打工,决定辞职创业。仅仅两年时间,公司年销售额就破亿了。更难得的是,他离职之后,老东家还主动要求跟他合作。稻盛和夫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时代的机遇、平台的支撑和个人的努力。弱者把平台当成自己的本事,强者把平台当成修炼场。

你要明白,平台给的是机会,自己有的才是实力。平台再硬,也有靠不住的一天。只有你自己的本事,才会跟着你走一辈子。别等潮水退了,才发现自己一直在裸泳。

希腊巴特农神庙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句十分重要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活在编织的美梦中,否则梦醒时分,你终将尝到世态炎凉的滋味。

从今往后,在平台的加持下不骄不躁,默默打磨自己的实力。直到有一天,你不再惧怕离开平台。毕竟,平台是别人给的舞台,而实力,才是自己永远的底牌。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