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美剧界的大胆创作,HBO始终是无可争议的领头羊。
这次,他们将一桩震惊世界的世纪悬案搬上荧幕,用层层反转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真相与谎言之间反复摇摆——
今天觉得他是凶手,明天又怀疑他是否蒙冤,这种沉浸式追剧体验,绝对不容错过——
《阶梯之间》
故事始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的一个深夜。
报警电话里,迈克尔·彼得森的声音急促不安:“我妻子从楼梯上摔下来了,流了很多血!”
五分钟后,他再次来电,声音带着哭腔:“她……已经停止呼吸了。”
当警察冲进这栋价值百万的豪宅时,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惊:

凯瑟琳·彼得森倒在楼梯拐角处,墙壁和门框上溅满血迹,整个楼梯间宛如经历了一场血腥搏斗。
迈克尔·彼得森是当地知名作家兼专栏作家,还曾参与市长竞选。
他向警方描述:当晚与妻子在泳池边小酌,凯瑟琳先行回屋。
“等我进屋时,她已经倒在血泊中。”
“可能是喝多了,上楼时失足摔倒。”

但法医的发现让案件陡生变数:
凯瑟琳全身共有35处伤口,仅后脑勺就有7道撕裂伤。
奇怪的是,如此严重的伤势,头骨却完好无损。
“这种伤情模式不符合失足摔倒,更像是被钝器反复击打。”法医的结论让案件性质彻底改变。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疑点浮出水面:

警方在迈克尔的电脑中发现大量同性恋色情内容,以及他与男性性工作者的往来邮件。
这个发现让调查方向急转直下:
“会不会是凯瑟琳发现了丈夫的秘密,两人发生争执后酿成悲剧?”
虽然动机看似成立,但缺乏直接证据指向迈克尔就是凶手。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一通来自德国的电话让案件迎来惊人转折:

打电话的是彼得森两个养女的姨妈。
她透露:1985年在德国,两个女孩的亲生母亲、彼得森当时的好友伊丽莎白·拉特利夫,同样死在楼梯下。
而彼得森是最后一个见到她活着的人。
伊丽莎白死后,彼得森不仅成为两个女孩的监护人,还获得了她的人寿保险金。

警方立即申请开棺验尸,结果令人震惊:
伊丽莎白的死因根本不是彼得森声称的“脑动脉瘤破裂”,而是头部遭受多次打击致死。
两起死亡方式如此相似的案件,都指向同一个人——这已经超出了巧合的范畴。
2003年,经过数月庭审,迈克尔·彼得森被判谋杀罪成立,判处终身监禁。
但故事远未结束:

2011年,因控方关键证人法医迪博尔在作证时隐瞒重要信息,法官宣布彼得森获得重审机会。
缴纳30万美元保释金后,他被释放并软禁在家。
更戏剧性的是,2017年彼得森通过阿尔福德答辩与检方达成协议:他坚持自己无罪,但承认检方证据足以定罪。

最终法官判定他犯有过失杀人罪,而此时他已被监禁的时间已超过该罪名的最高刑期。
他重获自由,但凯瑟琳死亡的真相,永远成了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