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AI入局微短剧:TVB试水与福克斯入股背后的行业变革

时间:2025-11-11 20:03:48 来源:环球网资讯 作者:环球网资讯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吕克】当人工智能(AI)技术席卷全球娱乐产业,微短剧市场正成为这场变革的前沿阵地。从TVB试水香港首部AI微短剧,到福克斯娱乐入股AI短剧公司,行业巨头与资本的涌入引发关注:AI是否会彻底颠覆传统影视制作模式?这场技术革命背后,既蕴含着降本增效的机遇,也暴露出内容同质化、情感表达薄弱等深层挑战。

TVB试水AI短剧:2分钟奇幻爱情引发热议

据香港雅虎新闻网报道,由TVB旗下TVB Plus频道制作的青春校园爱情微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于今年9月上线。这部每集不超过2分钟的剧集,以AI为核心完成了画面设计、场景构建等关键环节,制作团队仅需完善剧情逻辑与角色设定。尽管剧中角色配音仍由真人完成,制作方还为两位虚拟主角开设社交账号与粉丝互动,试图营造“拟真感”。


香港AI微短剧《在我心中,你是独一无二》剧照

该剧上线后评价两极分化:部分观众认为“人物造型精美,整体质量达标”,但更多批评指向情节单薄、制作粗糙。有网友直言:“三人的感情线铺垫不足,角色表情僵硬如塑料。”这种争议恰恰映射出当前AI短剧的技术瓶颈——在人物微表情、场景细节等层面仍需突破。

AI短剧新风口:低成本与高创意的双重诱惑

<

尽管存在技术局限,AI短剧凭借独特的创作模式迅速成为行业焦点。其制作流程通常分为三步:主创提供核心设定,AI扩展为完整剧本;导入生成式AI创作的图像与视频素材;最后通过剪辑、配音完成后期制作。这种模式不仅将10集短剧的制作周期压缩至10天内,成本更控制在6000元以内(含AI软件年费),仅为传统真人短剧的百分之一。

AI技术的优势在奇幻、悬疑等类型中尤为突出。通过场景转场特效与角色造型变形,部分剧集呈现出超越现实的视觉冲击力。例如模仿仙侠剧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借助AI重构古蜀文明与未来科技的碰撞;单元剧《新世界加载中》则通过多线叙事探索AI叙事的可能性。国内视频平台顺势推出“微短剧大赛”“AI剧场”等孵化项目,技术公司更开发出“一键成剧”平台,支持30秒视频生成、多主体场景搭建等功能。

<

行业激战升级:观众审美倒逼技术迭代

随着赛道竞争加剧,观众对AI短剧提出更高要求:剧情需摆脱套路化,场景细节要经得起推敲,角色情感表达更需真实动人。当前AI生成的剧本仍集中在仙侠、宫斗等类型,不仅剧情雷同,人物面容也易“撞脸”。反观现实题材短剧,想要达到真人剧集的细腻度,仍需制作团队在AI辅助下进行大量人工调优。

这种挑战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共性。据《好莱坞报道者》披露,福克斯娱乐近期入股的AI短剧公司Holywater,正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叙事逻辑与情感传递。好莱坞编剧与演员工会已将AI使用条款写入合同,此前一名AI虚拟演员“签约出道”的新闻,更引发行业对技术伦理的广泛讨论。福克斯娱乐首席执行官罗伯·韦德则强调:“数字叙事创新正在重塑娱乐业未来,竖屏视频领域存在持续性增长空间。”

未来展望:人机协作或成主流模式

从TVB的试水到福克斯的战略布局,AI短剧的商业化路径逐渐清晰。技术公司负责底层工具开发,内容平台提供创作生态,传统影视机构则凭借IP储备与制作经验占据高端市场。这种分工模式下,AI将更多承担基础性工作,而人类创作者则专注于情感内核与艺术表达。

正如行业专家所言:“AI不会取代导演,但会用AI的导演将取代不会用AI的导演。”当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创作工具日益完善,AI短剧或将催生全新的影视语言体系,而这场变革的终极答案,仍需在观众日益挑剔的审美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