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始祖鸟高原烟花秀引争议:户外品牌如何平衡商业与生态责任?

时间:2025-09-22 11:17:28 来源:七使2022 作者:七使2022

作者:佐天鸣



当海拔55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上空腾起七彩烟花,刺眼的光焰不仅照亮了夜空,更映照出一家户外品牌与其核心用户群体之间日益加深的价值裂痕。这场由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联合打造的“升龙”艺术项目,本意是致敬自然与传递东方文化精神,却意外演变为一场关于商业伦理、生态责任与品牌价值观的全民讨论。

高原烟花秀:一场精心策划的“致敬自然”为何翻车?

9月19日傍晚,始祖鸟携手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启动了名为“升龙”的艺术烟花项目。三幕烟花沿山脊依次点燃,形成动态“龙形”景观,试图通过火焰的轨迹展现对天地宇宙的追问,并呼应东方文化中龙象征的生生不息精神。然而,这场斥巨资打造的艺术表演,却在舆论场引发了巨大争议。



“曾经号称‘敬畏自然’的户外品牌,为何在生态脆弱区燃放烟花?”这一质疑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核心话题。尽管主办方强调使用了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烟花彩色粉,并表示燃放等级为V级(最低风险等级),但争议并未因此平息。9月20日,“始祖鸟联手蔡国强的烟花艺术引争议”冲上微博热搜第二位,话题阅读量超过6000万。网友普遍认为,即使使用可降解材料,燃放烟花仍可能对高原生态造成污染,并惊扰野生动物。

争议焦点:三重错位下的品牌价值观危机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三重根本性的错位:顶级户外品牌言行不一的价值悖论、艺术创作与生态伦理的激烈碰撞,以及人类在自然面前本该持有的谦卑姿态与实际表现的巨大落差。

主办方声称活动后将清理现场,但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维遭到广泛批评。真正的环保不仅在于“不留痕迹”,更在于“不轻易闯入”和“不惊扰生态”。喜马拉雅山脉被誉为“亚洲水塔”,其土壤保水性差、植被恢复周期极长,野生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度高。任何轻微干扰都可能带来不可逆的破坏。尽管相关方提到“燃放后翻土修复”,但部分户外爱好者担心,燃放时的高温可能灼伤表层土壤与原生植被,而高原植被一旦受损,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恢复。此外,即使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在高原低温、干旱、缺氧、微生物活动微弱的环境下,其降解速度可能慢几十倍甚至更久,实际污染难以避免。



面对质疑,始祖鸟的回应显得零散且无力。客服仅强调“关注环境保护以及文化传播”,官方小红书账号删除活动宣传帖,蔡国强社交平台发布的“升龙”相关视频也已不可见。9月21日,始祖鸟发布致歉信,表示将配合环境影响复核并推进环保计划,但依然难以平息众怒。信中微妙地构建起一个责任归属的链条:“品牌赞助的蔡国强...《升龙》艺术项目”。通过将“艺术家”和“艺术项目”推到前台,始祖鸟试图将自己从一个“主动的决策者”调换成一个“被动的支持者”。然而,网友普遍认为这种道歉缺乏诚意,更像是迫于舆论压力被动回应,而非真正认识到高原生态保护的严肃性。

业绩压力下的战略迷失:从专业到社交的转型困境

始祖鸟此次“自杀式营销”并非偶然,而是发展策略与品牌核心价值观逐渐背离的必然结果。作为一度被中产消费者热捧的户外品牌,始祖鸟已经远远超出了专业户外运动圈层,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社交货币”。爬不爬山不那么重要,拥有一件售价数千的冲锋衣更多是审美、品味和财富的象征。这种现象甚至催生了一个奇特的市场——据钱江视频报道,始祖鸟的吊牌已成二手平台的硬通货,其回收价格在5元至50元之间,倒手后可炒至上百元,部分稀有吊牌的售价甚至高达300元一张。



然而,“出圈”背后隐藏着深层危机。当始祖鸟成为社交符号,它正在逐渐失去专业运动属性。社交平台上,不时有运动爱好者、追求小众的消费者发言“退坑始祖鸟”。这种用户流失的信号,预示着品牌正在经历一场身份认同的危机。从财务数据看,始祖鸟的增长神话正在褪色。虽然母公司亚玛芬体育最新财报显示,上半年收入同比增23.5%至27.09亿美元;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42.4%至8.56亿美元。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始祖鸟所在的户外功能服饰板块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增长23%至5.09亿美元,增速较一季度下降5个百分点,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下降了10个基点至13.9%。

更值得关注的是,包含始祖鸟在内的技术服装部门增长乏力。2023年该部门收入增长仅14%,不仅低于公司整体增速,更远逊于同期运动鞋服行业平均增长水平。这种增长压力在2024年进一步加剧,第一季度该部门增速已降至个位数。增速放缓背后,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从2024年至今,有至少10个国际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包括挪威的Norrøna、瑞典的Haglöfs、美国的Marmot等品牌都在争夺中国户外市场。

产品扩张与品控危机:高端定位下的质量隐忧

面对增长瓶颈,始祖鸟选择了激进的产品扩张策略。2025年,始祖鸟正式成立了鞋履业务部门,其鞋类产品价格主要分布在1600-2400元之间,依旧聚焦高端市场。然而,这一拓展却遭遇了严重的品控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和各大户外论坛上,关于始祖鸟鞋品开胶、断底、耐磨性差的投诉屡见不鲜。有消费者戏称:“买始祖鸟的鞋,就像在抽盲盒,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开胶。”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品控问题并未得到品牌的及时回应和有效解决。这种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漠视,与品牌高端定位形成了鲜明对比,逐渐消磨着核心用户的信任。

营销破圈与价值观背叛:专业人群的信任流失

在营销层面,始祖鸟明显加大了“破圈”力度。从邀请流量明星代言,到与潮流品牌推出联名系列,从在云南香格里拉和喜马拉雅南迦巴瓦举行的“向上致美”活动,再到此次的高原烟花秀,无不显示出品牌急于追求视觉冲击力和话题爆炸性,拓展更广泛用户群体的焦虑。然而,这种追求声量而忽视精神内核的策略,正在让始祖鸟失去其最珍贵的资产——专业户外人群的认可和信任。

对于许多户外爱好者而言,选择始祖鸟,并不仅仅选择了一件性能出色的装备,更是选择了一种与自然相处的态度:不喧哗、不征服,以最小干预的方式走进山野,用沉默的行走表达敬意。始祖鸟此次项目的本意,本想打造一场“致敬自然的史诗”,可惜剧本写得再好,也抵不过大家的真实感受。当我们刷到这场高原烟花秀时,愤怒的恰恰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精英式傲慢——仿佛只要打着艺术的旗号,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对自然指手画脚。

户外品牌的本质:营销炫目还是坚守价值观?



所以户外品牌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追求炫目的营销事件和高端化形象,还是坚守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保伦理的尊重?始祖鸟在官网宣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从长计议”,并表示“需要对气候危机立即采取行动”。然而,高原烟花事件却让人质疑这些承诺的真诚度。

户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功能性与价值观的统一。消费者购买户外装备,不仅是购买产品本身,更是购买一种身份认同和价值观表达。当品牌背离了这种价值观,即使产品功能再强大,也会失去核心用户的支持。尽管当地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手续合规,目前当地生态未受破坏。但手续合规并不意味着价值观合规。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发声称,作为户外品牌,始祖鸟忽视了当地传统文化习俗,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基本尊重。已有部分品牌消费者表示,“自己不会再购买始祖鸟的产品”。

市场洗牌在即:谁将填补始祖鸟留下的空白?

始祖鸟此次事件可能会引发户外市场的重新洗牌。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户外品牌将不得不更加重视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而非表面的绿色营销。国内户外品牌如凯乐石、伯希和等,可能借此机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凯乐石已被视为始祖鸟最大的威胁,正从“平替”认知向发展出独立的品牌人格进化。

高端户外品牌Norrøna等则可能吸引那些对环保有更高要求的专业户外用户。虽然Norrøna很多产品价格高于始祖鸟,但其专注山地骑行、滑雪、徒步等运动的定位,与始祖鸟形成差异化竞争。



雪山亘古矗立,江河静静流淌,大自然的存在本身就已足够庄严,何需人工烟火的装点与证明。这场名为“致敬自然”的表演,恰恰暴露出人类对自然的傲慢自负。真正走向山野的人,从不以喧嚣证明热爱。他们明白,最深的敬畏往往表现为最小的干预,最真诚的拥护是让自然保持它本来的样子。而一个户外品牌最值得珍视的价值,恰恰在于和用户共同守护那些无声的信念。

烟花终会散去,热搜终会冷却,但市场与自然一样,从不会忘记任何一个品牌的选择,与它所付出的真实代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