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国产电影展(2)| 大地之诗,创新之路

专家导赏:解码《黄土地》的艺术基因
11月12日,金鸡国产电影展艺术顾问、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冀在厦门主持「大地之诗:电影《黄土地》专家导赏活动」。这部1984年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张子良编剧的经典作品,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通过贫苦女孩翠巧的觉醒故事,开创了中国电影的视觉叙事新范式。
张冀指出,《黄土地》突破传统戏剧冲突模式,通过祈雨仪式、安塞腰鼓、婚礼场景等三大核心仪式,构建起独特的民族美学体系。影片中长达数分钟的祈雨长镜头,被张冀誉为「电影史上的视觉诗篇」,其色彩运用与声音设计「让每一帧画面都承载着文化重量」。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里程碑之作,该片将寻根文学的民族性探索与现代主义艺术表达完美融合,为后续《红高粱》《霸王别姬》等作品奠定美学基础。

面对AI时代的技术变革,张冀强调电影人需保持「开拓者精神」:「从《黄土地》的胶片到今天的数字影像,变的是技术载体,不变的是对民族文化表达的使命。」他特别提及影片中翠巧划破黄河水的镜头,「这个充满象征意味的动作,至今仍在启示我们:电影创新要扎根文化土壤,同时保持对时代的敏锐感知。」
映后对话:两代导演的创作对话
在当日展映单元,《翠湖》《不成功穿越指南》两部新作引发观众热议。家庭伦理片《翠湖》以昆明方言对话构建代际冲突,导演卞灼透露创作灵感源自外公的日记本:「那些未说出口的心绪,恰恰是打开中国式家庭关系的钥匙。」主演李振平现场解读经典台词「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但子女的家可不都是父母的家」,呼吁观众「对长辈多些宽容,因为他们的倔强里藏着未被看见的脆弱」。


奇幻喜剧《不成功穿越指南》则以「元叙事」手法解构穿越题材,导演冯一平、郝心悦现场揭秘创作趣事:票根上的「此为票根反面」设计源自主演詹鑫的即兴创意,而杨皓宇「一人分饰多角」的表演突破,让这部类型杂糅的作品「在笑声中完成父子关系的治愈」。当被问及如何邀请到实力派演员加盟时,两位导演笑称:「全靠剧本和膝盖——我们带着打磨三年的剧本,用诚意打动了各位老师。」



这场跨越四十年的电影对话,既是对中国电影美学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新生代创作力量的期许。正如张冀在导赏活动结尾所言:「从《黄土地》的黄土到今天银幕上的星辰,中国电影的创新之路,永远需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造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