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11月3日《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第一章猗窝座再袭》宣布定档时,沉寂已久的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一场「现象级」事件。这部日本动画电影不仅以预售总票房(含零点场)1.50亿元刷新中国影史进口动画纪录,更以超50%的排片占比和单日票房预测2亿元的势头,让传统淡季的11月瞬间沸腾。其热度远超同期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惊天魔盗团3》,甚至被业内视为「救市之作」。
票房狂潮背后:年轻IP的破圈力量
作为原作漫画最终章的开篇之作,《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由顶级动画公司ufotable(飞碟社)操刀,延续了其标志性的视觉美学与高水准制作。影片无缝衔接TV番剧《柱训练篇》剧情,讲述鬼杀队突入无限城与鬼舞辻无惨展开最终对决的序幕。首战中,主角团队与上弦之三「猗窝座」的生死对决,成为吸引观众的核心看点。
技术层面,飞碟社再次突破2D动画极限:无限城颠倒错乱的空间结构通过细腻笔触呈现真实感,高速分镜与流畅动作设计让炭治郎的呼吸法与猗窝座的「破坏杀」招数碰撞出震撼视觉冲击。首日IMAX预售超1400万元,以1%的银幕数斩获48%的票房占比,每2.5张影票中就有1张来自IMAX,印证了观众对顶级视听体验的追求。

值得关注的是,影片确认「无删减」上映,完整保留战斗与部分血腥镜头,海报标注「未成年人谨慎观看」。这与此前《EVA:终》因大量删改导致口碑下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制作方对原作精神的尊重与市场定位的精准把握。
从「情怀IP」到「年轻爆款」:市场格局的颠覆者
与传统日漫电影依赖宫崎骏、柯南等「情怀IP」不同,《鬼灭之刃》的崛起标志着年轻头部IP的吸金力。该动画首季2019年开播,引进B站后迅速成为站内热度最高的日漫IP,全站追番人数前五均由其五大篇章占据。此次大银幕首秀即引爆市场,预示着「Z世代」主导的IP消费时代已来临。
对比近年日本动画电影在华表现:2023年《铃芽之旅》8.07亿元、《灌篮高手》6.6亿元;2024年《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7.91亿元;2025年《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3.98亿元。而《鬼灭之刃无限城篇》有望冲击10亿元大关,其票房潜力已超越多数国产大片,仅次于春节档、暑期档头部影片。

影院生态革新:从票房救市到IP产业链延伸
本次引进的宣发策略凸显「观影+消费」的产业链思维。猫眼影业与奥创视界联合推广,11月10日上海首映礼邀请日方主创与中文配音团队出席,现场设置1:1还原的「无限城」快闪店、角色打卡点与战斗名场面装置,吸引粉丝互动拍照。万达影城推出特典活动场、主题杯桶等周边商品,线上预售、线下提货的模式探索非票收入新路径。

这种模式为影院行业提供了双重价值:一方面,在年底淡季拉升票房;另一方面,验证大IP上映时发展衍生经济的可行性。近年来,日本动画电影在华票房占比逐渐赶超好莱坞,其稳定受众与高粉丝黏性成为核心优势。尽管多数IP破圈难度较大,但《鬼灭之刃》的全球热卖证明,顶级头部IP仍具备重塑市场格局的潜力。
国产动画的启示:富矿待掘的「谷子经济」
对比《哪吒2》引发的观影狂潮,当时IP衍生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而随着「谷子经济」(周边商品消费)走红,国产动画头部IP如《灵笼》《时光代理人》等逐渐崛起,一个价值巨大的市场正在浮现。《鬼灭之刃无限城篇》的爆发,不仅为影院提供多元化收入支撑,更揭示了「沉浸式场景体验+IP消费」的商业闭环可能性。

当11月14日影片正式上映时,其票房走势或将改写中国动画电影史。而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它为行业指明了一条道路:在内容质量与IP运营的双重驱动下,电影市场的边界远未触及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