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被岁月铭记。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段关于朱枫烈士的悲壮往事——她以吞金的方式,在1950年的寒夜里完成了对信仰的终极坚守。通过罕见的历史照片与详实记载,让我们还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细节。

图|年轻时的朱枫
1950年2月26日深夜,台北某囚室内。因感冒高烧的朱枫趁着看守打盹,将一块金锁片、一条金链子和一个金手镯用牙齿咬碎,分四次混着热水吞入腹中。这些金饰来自她随身携带的私人物品,此刻却成了对抗严刑拷打的最后武器。
医学专家指出,吞金致死并非因黄金本身有毒,而是不规则形状的金饰在肠道蠕动中会划破肠壁,引发穿孔或感染。更可怕的是金属堵塞导致的肠梗阻,这种死亡过程往往持续数日,伴随着剧烈的腹痛与内脏衰竭。
次日清晨,看守发现蜷缩在床、面色青紫的朱枫。她海勃绒大衣的肩衬已被金饰碎片划破,地上散落着未完全吞下的金渣。医生立即灌下大量泻药,但金饰已进入肠道深处。
时任保密局长的毛人凤紧急下令:"务必留活口!"一架专机将朱枫送往台北总医院,X光片清晰显示胃部残留的金属阴影。经过整夜催泻,次日复查时金饰已进入结肠,最终在第三日清晨全部排出体外。

图|朱枫吞下的金饰残片(历史照片)
虽然侥幸生还,但朱枫随即面临更严酷的考验。据桃园监狱幸存者龚德柏在《黑狱记》中记载:监狱发明了"老虎凳""坐飞机"等酷刑,甚至用火灼烧犯人身体。当利诱朱枫投敌失败后,施刑者将燃烧的炭火塞入她口中...
1950年6月10日,马场町刑场。身中六枪的朱枫倒下时,仍保持着昂首挺胸的姿态。她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宁为玉碎"的革命气节,那些金饰碎片最终成为见证信仰的特殊文物。

图|就义前的朱枫(最后留影)
肉体虽已消逝,但朱枫留下的精神遗产永远闪耀。她吞金时咬碎的不仅是金属,更是对敌人的蔑视;刑场上喷洒的不仅是鲜血,更是对理想的忠诚。这种精神穿越时空,成为激励后人的红色基因。
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看到的不仅是惊心动魄的细节,更是一个民族在危难时刻迸发的精神力量。朱枫烈士用生命谱写的壮歌,永远回荡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关注"黎庶文史",获取更多震撼人心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