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巴基斯坦对塔利班发出最后通牒:彻底清除的背后矛盾与冲突

时间:2025-11-18 18:25:26 来源:谛听骨语本尊 作者:谛听骨语本尊

就在近日,巴基斯坦对塔利班发出了最后的战争通牒。这一强硬表态,标志着两国关系已濒临破裂边缘。

在伊斯坦布尔和谈破裂后,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直言不讳地警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巴基斯坦只需动用武库中的一小部分,就能彻底消灭塔利班,并将他们赶回藏身的山洞。”这一警告,不仅是对塔利班的军事威慑,更是巴基斯坦战略忍耐彻底耗尽后的最后通牒。



巴基斯坦方面强调,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战略忍耐彻底耗尽后的最后警告。那么,这场冲突的根源究竟何在?

养虎为患:三十年帮衬最后落得自找麻烦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动点儿武器就能灭了塔利班”的言论,听起来颇为强硬,实则透露出这三十年来的憋屈与无奈。

故事要从1994年说起。当时阿富汗内战纷乱,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ISI)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决定扶持一个亲巴基斯坦的政权。他们看中了一群由普什图学生组成的武装力量,即后来的阿富汗塔利班。巴基斯坦为塔利班提供武器、资金和训练,仅用两年时间,便助其攻占喀布尔,建立政权。



那时,巴基斯坦视塔利班为“自家人”,甚至在2021年美军撤离、塔利班再次掌权时,三军情报局长还亲自飞往喀布尔,那份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巴基斯坦未曾料到,塔利班并非任人摆布的棋子。2007年,逃至巴基斯坦部落区的阿塔残兵与本地激进分子结合,成立了“巴基斯坦塔利班”(TTP)。这伙人与阿塔同根同源,想法、打法如出一辙,对巴基斯坦构成了严重威胁。



阿塔虽口头上声称“不支持跨边境袭击”,但实际上却默许巴塔在阿富汗境内建立训练营,策划袭击巴基斯坦。从2022年起,巴塔在巴基斯坦境内发动上千次袭击,造成近千人死伤,甚至敢于袭击中巴经济走廊等核心项目。

面对铁证如山,阿塔国防部长雅各布竟公开声称“巴塔不是恐怖分子”,这无疑是睁眼说瞎话,认亲戚不认道理。



巴基斯坦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年养的并非盟友,而是一条反咬人的毒蛇。所谓的“战略缓冲区”,早已变成威胁自身安全的“恐怖窝子”。

民族执念:一条边界线扯出来的死疙瘩

若说历史上的误判是导火索,那么民族主义则是将冲突引爆的炸药包,其核心围绕着一条名为“杜兰线”的边界。



1893年,英国人划下的这条线,将普什图人一分为二,一半在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赫图夸省,一半在阿富汗。这条线成为殖民时期留下的旧伤疤,而塔利班的根基,恰恰扎在普什图族的部落认同上。

阿塔掌权后,拒不承认杜兰线,声称“普什图人应在一个伊斯兰秩序下团结”。这看似民族口号,实则是在挖巴基斯坦的墙角。



巴基斯坦境内普什图人众多,占总人口近十分之一。阿塔的煽动,使得边境部落中分家的心思日益浓厚。在阿富汗境内,无论是部落长老还是年轻人,无论是流亡政客还是前政府高官,几乎都支持阿塔的主张,认为这是争民族尊严、讨历史公道。

巴基斯坦最怕的,正是阿塔的“大普什图主义”传至境内,更怕边境普什图部落起哄要“独立”。然而,阿塔却置若罔闻,继续护着巴塔,不认杜兰线,每一步都踩在巴基斯坦的痛处上。



这种民族情感的对立,根本无法通过谈判解决。巴基斯坦要保领土完整,阿塔要圆民族统一梦,针尖对麦芒,根本谈不拢。伊斯坦布尔和谈的失败,表面上是巴塔的问题,实则是这条破线和背后的民族心思在搅局。

背刺之痛:盟友跟宿敌勾连,最后一点耐心耗光了

若说前两个矛盾尚能靠“战略忍耐”扛一扛,那么地缘上的背叛,则直接将巴基斯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压没了。



巴基斯坦当初扶持塔利班,本想找个“代理人”对抗印度。然而,这个“代理人”却转头与印度的死对头勾肩搭背。

2025年10月9日,阿塔外长突然访问印度,宣布恢复全面外交关系,并将印度驻喀布尔机构升格为大使馆。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巴基斯坦心口上捅刀子。



印巴世仇未解,克什米尔问题悬而未决。巴基斯坦亲手扶持的政权竟与对手结盟,这无疑给自己套上了“东西两边受挤”的枷锁。

更让巴基斯坦火大的是,阿塔在反恐问题上的出尔反尔。伊斯坦布尔谈判时,巴基斯坦仅要求阿塔管住巴塔,别再跨境袭击。然而,阿塔却屡次变卦,将巴基斯坦的信任耗得干干净净。



2025年10月,巴塔再次发动袭击,巴基斯坦忍无可忍,出动空军轰炸喀布尔、坎大哈目标,炸死阿塔情报局长,端掉21个哨所。然而,阿塔却派兵攻打巴基斯坦边境哨所,造成几十人死亡,成为2021年阿塔掌权以来最严重的流血冲突。

至此,巴基斯坦的耐心彻底耗光。国防部长那句“赶回山洞”的警告,与其说是军事威胁,不如说是被背叛后的气急败坏。



巴基斯坦深知“帝国坟场”的厉害,苏联、美国均在此折戟沉沙。巴军虽有核武器、歼-10CE战机,但阿塔仅有皮卡和老掉牙的T-55坦克。然而,若派地面部队打进去,大概率会陷进山地游击战的泥坑,被国际社会孤立,甚至逼反本国普什图人。

如今,巴基斯坦已骑虎难下。历史上的误判、民族间的对立、地缘上的背叛,缠成了死疙瘩。不打便是认怂,打了便是跳火坑。说到底,这场冲突是巴基斯坦当年为了短期的地缘好处,自己埋下的雷,如今终于炸到了自己手里。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爆料: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谈崩了”



鲁中晨报——巴基斯坦防长严厉警告阿富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