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企正式启动光刻机回购计划,ASML专利权面临严峻挑战

时间:2025-11-18 18:15:07 来源:混沌录 作者:混沌录



全球芯片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陷入中美科技博弈的漩涡中心。自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首次对EUV光刻机实施对华禁售令以来,这场围绕高端芯片制造设备的攻防战持续升级。ASML作为全球唯一能生产EUV光刻机的企业,其技术垄断地位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芯片制造龙头,早在禁令前便未雨绸缪,从ASML采购了上千台DUV深紫外光刻机。这些设备分布在上海张江、北京亦庄、深圳坪山三大生产基地,支撑着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企业的芯片供应。其中NXT:1980和NXT:2000系列设备每月可处理数十万片晶圆,成为保障中国芯片产业链稳定的关键环节。



2023年9月1日,荷兰政府跟随美国脚步,要求ASML对高端DUV设备出口中国实施逐案审批制度。仅一个月后,美国再次扩大管制范围,将24类半导体设备纳入出口管制清单,导致中端DUV设备也陷入出口困境。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在财报会上坦言,中国市场占公司销售额近30%,2022年达49亿欧元,若完全失去该市场,订单将锐减20%以上。

数据印证了这种担忧:2023年第四季度,ASML对华月均出货量从20台骤降至17台,直接导致中芯国际上海工厂产能利用率从85%下滑至72%,每月晶圆产出减少2000万片。更严峻的是,2024年1月荷兰政府撤销部分DUV出口许可,涉及NXT:2050i和NXT:2100i型号设备,总价值5亿欧元,这些本应部署在中芯28纳米生产线的设备被滞留鹿特丹港。



美国的制裁手段不断升级。2024年8月29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审查DUV设备零部件出口,鉴于ASML激光源依赖美国Cymer公司,且每台DUV设备包含10万个零部件中30%来自美国,这直接导致设备组装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作为反制,中国商务部于9月2日警告,若ASML配合美国制裁,将限制其在中国市场的准入。

这场博弈的代价迅速显现:ASML股价在2024年9月3日单日暴跌3.2%,市值蒸发80亿欧元。尽管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在欧盟峰会上强调要平衡安全与经济利益,但并未放松管制。12月2日,美国新增140项DUV限制措施,浸没式镜头模块等关键部件的出口管制即时生效,进一步压缩ASML的操作空间。



面对持续加压,中国芯片产业展开绝地反击。2025年初,中芯国际联合上海微电子推出50台国产SSA800 DUV原型机,浸没式技术良率达到80%,首先在深圳7纳米生产线投入试用。与此同时,中芯国际在2024年3月21日业绩会上抛出重磅声明:根据采购合同条款,ASML作为供应商需提供10年备件供应和现场维护服务,否则买方有权启动回购程序。这批总值120亿美元、包含数百台NXT:2000i设备的订单,直接关联北京工厂每年30亿美元的产值。

维护权争夺成为博弈焦点。中芯国际已组建200人专业维修团队,掌握光学校准和真空腔体维护技术,但在激光镜片等关键部件上仍存在40%的成本差距。若ASML中断维护服务,每台设备停机一周将造成500万美元损失,全年损失可能超过10亿美元。这种压力迫使ASML进入两难境地:继续服务可能违反美国制裁,停止服务则面临设备回购和专利权争议。



回购计划的实际执行面临巨大挑战。物流环节需要将从上海拆卸的设备运输至荷兰,叠加关税和仓储成本预计增加20%以上。路透社估算,ASML可能需承担数百亿欧元回购费用,这将严重冲击其2025年现金流。彭博社指出,上千吨设备的跨国运输和重新安装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期间ASML的生产调度将陷入混乱。

专利权争夺更显剑拔弩张。《金融时报》披露,中芯国际若向中国法院提起诉讼,不仅可能冻结ASML在上海仓库价值5亿欧元的货物和北京研发中心资产,更可能通过强制技术转让获取浸没曝光模块等核心专利。这种局面若成真,ASML全球市场份额可能损失5个百分点。尽管ASML在荷兰商会回应中强调正在评估合同条款,并指责维护中断是美国施压所致,但董事会已批准1亿欧元专项预算用于法律应对。



市场反应印证了局势的严峻性。ASML在华员工数量从1500人削减至1200人,维护合同到期人员全部遣散。2024年10月24日,TrendForce披露华为关联企业上海宇量昇在拆解老旧DUV设备进行逆向工程时发生激光模块烧毁事故,不得不紧急求助于ASML维修服务。这暴露出中国在高端设备维护领域的短板,但也凸显出技术突破的紧迫性。Asia Times报道称,宇量昇已向中芯国际供应28纳米DUV设备用于7纳米多重图案化工艺研发,尽管规模化生产仍需时日。

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披露,中芯国际7纳米制程通过DUV设备叠加技术实现,虽然良率60%、成本较台积电高30%,但已具备量产基础。2024年9月17日,中芯国际开始测试宇量昇国产DUV设备,该28纳米浸没式设备通过多重曝光可推进至7纳米制程。TrendForce预计,设备稳定性调试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但这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光刻机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国际机构持续关注事态发展。Seeking Alpha警告称,ASML估值需谨慎看待,中国市场需求可能在2025年出现暴跌,而本土替代势力来势汹汹。Tom’s Hardware报道,上海微电子已取得EUV辐射器相关专利,可能打破ASML技术垄断。CSIS分析指出,中芯国际7纳米制程仍存在使用美国工具的漏洞,但国产替代趋势不可逆转。ASML在2025年展望中预计,中国区销售额将降至20%,不过DUV设备需求仍能支撑上半年5.1亿欧元营收。

这场博弈的核心在于设备维护权。中芯国际保有的950余台DUV设备若得不到持续维护,将面临集体报废风险;而ASML若拒绝服务,不仅损失设备回购费用,更可能丧失中国市场准入资格。长江存储等企业早已表明类似立场,提出5000亿元回购或专利转让二选一方案。随着中国商务部限制措施生效,ASML在华营收已从49亿欧元高位滑落,荷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双重用途设备豁免范围进一步缩小。

当前局势下,ASML专利权在中国确实面临严峻挑战。一旦法院判决支持技术转让,浸没式模块等核心技术的外泄将不可逆转。考虑到中国在全球DUV设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的流失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中芯国际国产DUV设备良率持续提升,华为麒麟芯片实现稳定供应,这些进展持续施压ASML股价,市值单日蒸发80亿欧元已成为新常态。这场芯片战争演进至此,外媒惊呼ASML专利权不保的论断,正逐渐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