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纪录片《星际信使》第二集:守护地球共生家园,科技助力未来

时间:2025-09-22 16:23:50 来源:东南卫视 作者:东南卫视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颗璀璨的蓝色宝石,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全部记忆与未来希望。这颗星球不仅孕育了已知的所有生命形式,更见证了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当工业文明的齿轮高速运转,人类在创造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今日,三集中外合拍的系列纪录片《星际信使:你不了解的中国科学故事》在东南卫视21:10播出第二集《共生家园》,为我们揭示了人类与地球共生的新路径。


本集纪录片通过时空胶囊这一创意载体,展现了人类在应对气候危机、资源危机和生存危机时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与尝试。它深刻探讨了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共生关系,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守护我们唯一的家园。

气候警钟下的科技探索与应对

郭华东院士,作为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他负责的对地观测国家项目如同一双“天眼”,持续监测和记录着地球经历的剧变。数千兆字节的数据从太空源源不断地传输到科学家手中,他们利用这些宝贵的数据,精确追踪气候变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为地球的未来保驾护航。


△郭华东院士在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

这一切的实现,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的鼎力相助。这颗卫星在近地500千米的高度绕地球飞行,每11天完成一次全面成像,其精密仪器能够分辨出地面上小至米级的地物。有了卫星的实时监测,郭华东和他的团队几乎可以即时研究人类对地球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人类并未坐以待毙。在戈壁滩的黄沙之中,一座革命性的光热电站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未来。敦煌市的光热电站镜场,宛如电影《指环王》中的奇幻世界,整个镜场由12000个面积为115平米的定日镜组成。这些定日镜如同无数面镜子,反射阳光并聚焦到中央吸热塔顶部,将塔顶加热到超过500度的高温,用于融化盐并储存能量。这种熔盐储能技术使得电站即使在天气不佳或夜间也能持续发电,每天产生的能量足以满足20万人的需求,每年可实现35万吨的碳减排,相当于减少7.5万辆汽车上路。


△敦煌“超级镜子”发电站

而在合肥,王腾博士和他的团队则正在尝试另一种更为激进的方法来解决气候危机——他们试图在地球上造一个“太阳”。这就是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称作“人造太阳”。通过核聚变反应,它能够提供潜在的无限能源,且不会产生危险的放射性副产品。这或许将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圣杯”,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资源困境中的科技创新与突破

面对2050年人口激增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中国科学家以智慧和勇气开拓出一条资源高效利用的新路径。在福建的“振渔1号”深海渔场,高科技与海洋生态完美融合。这座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水渔场之一,不仅能够抵御强达每小时180千米的大风和高达14米的海浪,还能够持续监测水温、pH值、含氧量等关键数值,为海洋生物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


△“振渔1号”深海渔场

科学家们利用“宁芯二号”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精心选择最理想的大黄鱼放入育种计划,并送入“振渔1号”。这里每年的大黄鱼产量可达120吨,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非常小。这一创新模式既保障了餐桌上的丰富多样,又守护了海洋的宁静与生态平衡。

而在天津的实验室里,蔡韬团队则正在进行一场关于食物生产的革命。他们通过人工合成淀粉的方法,将大自然中的光合作用这一“神奇魔法”转化成了一道科学公式。仅需11步便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8.5倍。如果这项技术大规模推广,可能会彻底改变粮食生产方式,解决资源危机问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人工合成淀粉

生存边缘的物种守护与未来希望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灭绝的物种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如今,物种灭绝速度比工业革命前几乎高了1000倍,且这种毁灭性趋势仍在持续。然而,科学家们并未放弃努力,他们正在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地球宝贵的生物多样性。

在云南省昆明市,中国的野生种质资源库的植物学家们正与世界各地的野生植物种质库携手合作,他们的目标是采集中国所有植物物种的样本。从单颗可重达1斤的“猪腰豆”,到外表类似虫子的苍白秤钩风种子,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种子却代表着人类对抗物种灭绝、守护地球家园的坚定决心与美好梦想。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存放的种子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中国科学家与世界同行携手并进,共同绘制着一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壮丽画卷。他们深知,保护物种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就是守护这颗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树。

本集纪录片不仅是一次对地球现状的深刻反思,更是一场科学家们关于科技、智慧、勇气与希望的壮丽旅程。这些故事生动展现了我们为守护地球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也让我们深刻思考人类如何与地球共生共荣。让我们一同见证,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人类如何以科技为翼、以智慧为帆,共绘共生家园的美好未来。


三集中外合拍系列纪录片《星际信使:你不了解的中国科学故事》由中央宣传部对外推广局、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指导,解读中国工作室、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出品。自2025年9月15日起,该片在国内各大平台上线播出,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该片由英国导演迈克尔·拉赫曼执导,新加坡海滩别墅影业承制。它以“时空胶囊”的创意概念贯穿全片,从人类发展、地球共生、生命探索三个叙事维度出发,将记录下的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新时代中国科学故事存储其中。通过面向宇宙的未来感叙事方式,该片向全球观众立体呈现了最新科技研究应用前景与未来生活场景,让世界看见新时代中国科技故事里的人文温度与创新力量。

此外,该片还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2023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和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2023年度扶持项目,充分证明了其在内容创作与传播方面的卓越成就。


编辑 | 何佳怡

主编 | 许宏

监制 | 徐红蔚

读完点个【在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