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李娟怒批喜马拉雅烟花秀:艺术不应以生态为代价

时间:2025-09-22 23:08:28 来源:新京报政事儿 作者:新京报政事儿

近日,始祖鸟与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脉举办的烟花秀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争议。

针对这一事件,《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真正的艺术应当尊崇真善美,敬畏自然,抚慰人心,而非对自然界造成伤害。商业化的艺术活动更应遵守规矩与界限,倡导正向价值,而非一味追求哗众取宠的效果。烟花散去后,留下的不应仅仅是道歉,更应是切实保护生态的行动。

新华社则连续发问:如此规模宏大的烟花秀,其燃放材料是否经过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评估?相关部门在审批过程中,是否始终秉持对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的态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是否得到了真正落实?

9月22日凌晨,《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发表题为《气得编不出标题》的文章,对该事件表达强烈不满。



李娟发文谴责“喜马拉雅烟花秀”(资料图)

李娟在文中回忆道,大约七八年前,当被问及对蔡国强烟花装置艺术的看法时,她曾表示:“对于所有刻意追求效果、追求规模的艺术创作,我觉得都应该保持警惕。”此次喜马拉雅烟花秀事件让她更加愤怒,尤其是听到有人将其称为‘大地艺术’时,她为世上所有傲慢、贪婪,打着大地艺术名义伤害大地的‘创作’行为感到痛心。

李娟进一步阐述了她对真正大地艺术的理解:真正的大地艺术往往创作于麦田或雪地之中,其震撼人心之处不仅在于壮观的视觉效果,更在于这种壮观与作品短暂脆弱的生命形成鲜明反差——秋天麦地会被收割,春天雪地会融化,一切如流星划过天空。真正的艺术家耗尽心血,却最终不在大地上留下任何痕迹;真正伟大的作品,只是经过大地,而从不曾改变过大地。她对此次事件表示强烈谴责与痛心。

李娟,祖籍四川,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2年当选新疆作协副主席,著有《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等多部作品。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专家。专家指出,烟花表演区域海拔4500-5500米,属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与流石滩过渡带,生态保护具有显著脆弱性。


图为烟花秀视频截图

植物学家顾有容介绍,当地土壤结构不稳定,地表仅覆盖约10厘米的草毡层,由密集交织的草根与有机质构成,起到固碳、保水和防止风蚀的作用。草毡层下方是几乎不含微生物的贫瘠母质层,一旦被破坏,植被恢复需数十年至百年。此外,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导致草甸土层松动,引发小规模滑坡或泥石流。

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师杨旭则指出,当地植被生长周期漫长,高寒草甸植物每年生长期很短。爆破产生的冲击波可能直接破坏植物根系,导致无法结籽,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她还认为,项目方声称的“翻土修复”可能将污染物埋入深层土壤,反而加剧生态恶化。

热龙乡烟花表演区域地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是多种高原物种的栖息地和觅食地。

在西藏从事高原生物研究的相关专家介绍,雪豹作为青藏高原顶级捕食者,对声、光刺激极度敏感。烟花产生的噪音可能导致其听力受损,出现应激反应。而当地的鼠兔与旱獭等小型动物是雪豹的重要食物来源,项目方试图用盐砖引导这些物种离开,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爆破还可能直接摧毁小型动物巢穴,破坏整个食物链。

众所周知,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具有完整性、稳定性与脆弱性的特点,任何人类活动都必须以“最小干扰”为前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破坏自然景观和草原植被、猎捕和采集野生动植物。



主办方此前发布的公告截图

多位受访专家和当地干部群众表示,保护西藏生态环境,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硬措施,决不能允许任何人打着“艺术表达”的旗号破坏自然,更容不得任何人突破生态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