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最新通知,旨在通过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挖潜就业岗位,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该通知由西安发布转自,面向各设区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陕西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强化政策支持,促进就业提质扩容。以下是通知的主要内容:
一、加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吸纳就业
- 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用规模:国有企业应统筹考虑自然减员等情况,严格控制规模性裁员,加大补员力度。同时,结合产业特点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延续实施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至2026年底。
- 优化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积极拓展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合作银行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贷款产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的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授信额度由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最高可申请1000万元。
- 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支持力度: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对参保的相关企业可提高稳岗返还比例,大型企业返还比例由30%提高至50%,中小微企业由60%提高至90%,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底。
- 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相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单位缴费部分,申请通过后,向税务部门进行申报。政策实施期限至2025年12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 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保的,按照个人缴费额的25%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为1年。
- 一次性扩岗补助扩围:将社会组织纳入一次性扩岗补助范围,采取主动服务与自主申请相结合的经办模式。
二、深挖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招聘潜力
- 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严格落实政策性岗位“只增不减”要求,稳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招聘规模,应招尽招。
- 拓宽事业单位招聘渠道:构建统一公开招聘、医学定向招聘、高层次和紧缺特殊专业人才招聘、校园招聘等多措并举的招聘格局。
- 放宽事业单位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岗位报考范围:事业单位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岗位,应向当年毕业和前两年毕业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一并开放。
三、多渠道开发基层项目科研助理等就业岗位
- 落实工作要求挖掘增量岗位: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扩容工作,广泛吸纳高校毕业生等,持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
- 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设立科研助理岗位:省财政资助经费在50万元以上的科技计划项目,应至少设立1名科研助理;高校单个项目年度科研经费在50万元以上的至少设置1个科研助理岗位。
- 用足用好各类过渡性公益服务岗位:鼓励高校统筹开发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鼓励引导科技企业等事业单位参与就业见习。
四、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 加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鼓励企业对技能岗位职工开展各类培训,所需经费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符合条件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或技能提升补贴。
- 加大重点群体培训力度: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工程,针对重点群体培训意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差异化职业培训补贴。
五、加强就业针对性服务与帮扶
- 做好企业用工指导:发挥劳动关系协调员等作用,为相关企业提供用工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
- 加力开展系列专项招聘活动:开展访企拓岗就业对接活动,加密组织开展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招聘活动,鼓励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购买专业化就业服务。
六、兜牢兜住就业困难群体底线
- 提高一次性求职补贴标准:对在毕业学年积极求职创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标准由每人1000元提高至1500元,政策执行期限至2026年底。
-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落实困难毕业生实名帮扶机制,优先推送优质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培训见习,优先提供职业指导。
七、开展就业监测防范风险
- 强化就业形势监测:做好就业监测统计与数据分析,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多方参与、互通信息。
各地各部门要强化稳就业政治责任,落实落细既定存量政策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要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强化监督与绩效管理,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同时,要加强稳就业政策宣传,选树稳岗扩岗典型,积极引导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创业。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9月13日
(本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