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国双航母训练后日机演练攻击:历史阴影下的军事博弈

时间:2025-11-21 05:36:53 来源:诗意世界 作者:诗意世界

2025年6月,西太平洋海域上演了一幕耐人寻味的军事动态:中国辽宁舰与山东舰双航母编队完成实战化训练后撤离,日本航空自卫队F-2战斗机随即紧急升空,在钓鱼岛以北海域对空荡海面挂载ASM-3A反舰导弹进行“模拟攻击”演练。这场被军事专家嘲讽为“对着空气开炮”的军事表演,经日本《读卖新闻》高调曝光后,瞬间点燃舆论怒火——129年前,正是在这片海域,日本浪速号巡洋舰不宣而战偷袭大清运兵船“高升号”,揭开甲午战争序幕。历史的相似性,让这场表演式威慑充满危险信号。



从丰岛海战到钓鱼岛:偷袭者的历史惯性

1894年7月25日清晨,丰岛海域薄雾笼罩,满载871名淮军将士的“高升号”运兵船正驶向朝鲜战场。突然,日本浪速号巡洋舰发起突袭,密集炮火瞬间将运兵船击沉,绝大多数官兵未及抵抗便葬身海底。彼时北洋水师虽拥有远东第一铁甲舰,总吨位7.2万吨碾压日本海军的6.1万吨,却因对手的卑劣偷袭最终溃败。李鸿章在春帆楼签署《马关条约》时痛斥的“偷袭者终将自噬”,成为那段屈辱历史的血泪注脚。



如今,钓鱼岛以北的同一海域,历史正在上演危险的复刻。日本F-2战机挂载的ASM-3A反舰导弹射程仅200公里,却要面对中国航母战斗群超500公里的防空半径。央视画面清晰显示,山东舰甲板上歼-15T舰载机密集起降,055型万吨驱逐舰垂发的海红旗-9B导弹筑起远程防线,1130近防炮更能实现对亚音速目标90%以上的拦截率——这套“三重保险”让日机几乎无机可乘。



军力天平逆转下的表演式威慑

军事专家犀利指出,日军刻意选在辽宁舰驶离后才演练攻击,本质就是“贼心有余而贼胆不足”的表演。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日本选择的参演机型耐人寻味:放弃先进的F-35隐身战机,改用服役近半个世纪的F-2(F-16放大版),这种故意暴露行踪的举动,被网友嘲讽为平成版“刻舟求剑”。2025年6月演习期间,一架F-2战机的坠海事故,更暴露了其装备老化的窘迫现状。



日本右翼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中国双航母此次训练中,山东舰单日舰载机起降量较入列初期暴涨3倍,入列5年来已完成近万架次安全起降,7天内380架次的训练强度足以满足中高烈度海战需求。日本防卫省内部报告不得不承认:中国航母实战化强度已比肩美军。当福建舰即将携电磁弹射技术入列时,日本“出云”级准航母的改装进度却严重滞后。这种力量对比的逆转,催生了日本更危险的军事冒险:2025版《防卫白皮书》公然宣称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彻底突破“专守防卫”原则。



日本计划2030年前部署400枚美制“战斧”导弹,同时为F-15J战机升级配备射程1000公里的JASSM-ER隐形巡航导弹。这些动作与其将25.5万自卫队兵力重点部署西南诸岛的举动形成呼应,勾勒出清晰的军事扩张路线图。但纸面野心难掩现实困境:日本专家井上氏在分析中承认,中国海军拥有690艘舰艇,是日本139艘的5倍;中国空军3370架飞机对日本370架战斗机形成绝对数量优势。即便日媒吹嘘“世界第一常规潜艇”,也无法改变中国反潜体系已形成空中、水面、水下立体网络的现实。055型驱逐舰搭载的多层次防空体系,连美军LRASM隐身导弹都难以突破,更遑论日本老旧的反舰导弹。



警惕!和平宪法外衣下的军国阴影

8月15日战败纪念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取消内阁级反思谈话,仅以个人名义敷衍历史责任的行为,与军事扩张形成危险共振。这种对侵略历史的集体失忆,与其加速发展进攻性武器的举动相互呼应,正在重蹈历史覆辙。历史的警示无比清晰:1941年日本以工业实力仅为美国九分之一的国力,妄想用珍珠港偷袭摧毁太平洋舰队,最终招致原子弹反击;如今日本在中日军力差距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再次试图以“偷袭思维”寻求突破,注定是饮鸩止渴。



辽宁舰穿越宫古海峡时,日方侦察机拼命记录歼-15起降时间的徒劳,山东舰指挥室荧幕上红旗-10导弹系统对F-15J航迹的牢牢锁定,都彰显着今非昔比的实力差距。中国双航母编队的远洋训练,本质是对和平的守护。正如央视镜头下官兵的誓言:“我们的每一次起降,都是对和平最坚实的守护。”当歼-35隐身战机与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的组合初露锋芒,中国海军已具备捍卫国家主权的充分能力。



钓鱼岛以北的那片海域,既见证过甲午年的屈辱,也将见证新时代的崛起。日本右翼若执意沿着“偷袭者”的历史轨迹狂奔,终将重蹈“自噬”的覆辙。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足够聪明的民族应当懂得敬畏历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