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郑丽文提一国两区新构想,大陆积极回应,访陆或成两岸关系转折点

时间:2025-11-21 05:57:40 来源:博览历史 作者:博览历史

当岛内多数政客对两岸统一话题避而不谈时,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却主动打破沉默,提出“一国两区”的统一新构想。这一言论不仅震动岛内政坛,更引发大陆方面高度关注,国台办随即释放积极信号,表态欢迎其访陆。两岸关系是否迎来破冰契机?



民进党“抗中”政策引发岛内民意转向

民进党当局长期将统一视为洪水猛兽,通过立法、媒体操弄和对外联动制造对立氛围。然而,岛内社会情绪正在发生变化。数据显示,台独支持率持续下降,约150万人不再支持民进党,国民党支持度则稳步上升。这一转变背后,是民众对“抗中保台”政策的深度质疑——军费开支攀升、军演频繁、激进表态不断,让基层民众陷入焦虑:“台湾真的准备好打仗了吗?打仗之后又能得到什么?”

大陆方面“打独促统”的步伐明显加快。今年3月26日,国台办上线举报台独打手迫害台胞专栏,首日即收到323封举报信,截至目前已累计超万封。这一举措引发岛内广泛关注,许多民众主动提供信息,反映出社会对台独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郑丽文“一国两区”构想引发两岸热议

在民意转向的背景下,郑丽文走上前台。她担任国民党主席后,多次强调九二共识,公开表示“台湾人是中国人”,并提出“一国两区”新构想。这一模式区别于“一国两制”,强调主权统一、治权分区,主张以宪法为基础重新思考两岸关系。她认为,台湾若想继续存在,必须接受一个中国框架,但可在财政、法律、行政等方面保有一定自主性。

这一提法既保留台湾现行体制,又不违背国家统一大方向,虽具争议,但相比国民党过往对统一的模糊态度,已是一种进步。大陆方面未明确反对,反而通过国台办释放积极交流信号,是否意味着新政治路径正在成型?



高层互动频繁,统一设想逐步落地

10月28日,国民党副主席萧旭岑赴大陆访问,在天津会见国台办主任宋涛。萧旭岑明确反对“抗中保台”,强调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宋涛则首次对统一模式表达灵活态度,未否定“一国两区”可能性。11月14日,国民党副主席张荣恭访陆,转达郑丽文贺信,重申九二共识。同日,郑丽文接受外媒专访,批评民进党将防务预算提升至GDP的5%的政策,指出赖清德虽未明言台独,但其路线已偏离一个中国。

郑丽文认为,统一是现实路径而非幻想。她提出的“一国两区”并非香港式安排,而是主权归一、治权分区的制度创新。这一设想既保住台湾生活方式,又不挑战国家主权完整,试图兼顾合法性与现实性。



大陆释善意,郑丽文访陆或成关键转折

11月19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公开欢迎蒋万安和郑丽文访陆,并重申对双城论坛的支持。这一表态等同于官方开绿灯,为郑丽文访陆创造契机。过去,民进党当局通过立法阻挠两岸交流,但此次大陆提前释放善意,显示对郑丽文构想的重视。

岛内政局也出现微妙变化。蒋万安是否出席双城论坛悬而未决,民进党试图通过行政命令阻止;而郑丽文作为党主席,拥有更大主动权。她多次公开表达访陆意愿,并授权副主席筹备行程。大陆则通过“重庆·台湾周”等平台搭建民间对话,推动“严惩台独”与“鼓励统派”并行的政策组合。郑丽文的出现,恰好契合这一战略方向。



结语:统一话题回归社会主场,破冰契机或现

郑丽文提出的“一国两区”构想,既突破传统政治框架,又贴近现实需求。她的主张让统一话题回归社会主场,而大陆的积极回应,则表明愿意为和平打开大门。若郑丽文成行访陆,势必成为两岸关系的新转折点。未来,这一构想能否成为共识?两岸统一进程又将如何推进?答案或许就在下一次对话中。

信息来源:
2025-11-19 11:57·环球网 郑丽文已表达访陆意愿,还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够成行?国台办回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