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鹏飞(化名)因脸色苍白、颈部淋巴结肿大被父亲带到社区医院检查,医生仅看一眼便严肃叮嘱:“赶紧去大医院,一刻也不能拖!”尽管不明所以,父亲仍火速带他前往市儿童医院。血常规结果显示,鹏飞的白细胞数值高达100.97,外周血中可见幼稚细胞,最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面对这一结果,父亲悔恨不已:“如果当初能多留心,或许不会走到这一步。”

据《国家儿童肿瘤检测年报2020》显示,白血病占儿童肿瘤发病率的57.21%,成为儿童健康头号威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病例约8.5万例,其中1-1.5万例为15岁以下儿童,且急性白血病占比高达95%。全球范围内,每5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中就有1例发生在中国。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技术进步的今天,为何白血病仍高发?医生指出,家居环境中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许多家长认为玩具非入口物品,质量差些无妨,实则大错特错。喷漆“三无”玩具、劣质毛绒娃娃、网红“捏捏乐”及史莱姆水晶泥等,可能含有甲醛、苯、汞、硼砂等有害物质。孩子常将玩具放入口中或长时间接触,导致有害物质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体内。新华社曾检测5款无3C标志的毛绒娃娃,发现半数甲醛超标;今年5月,“网红捏捏乐”因导致多人出现喉咙痛、头晕、胸闷等症状冲上热搜,检测显示8款样品中6款甲醛超标,总挥发性有机物最高超标50倍;央视也曾曝光史莱姆水晶泥硼砂含量超标,婴幼儿误食2-3克即可致死。

装修时,床、书桌、衣柜等木质家具是常见选择,但需警惕颗粒板、密度板等材质。这类板材由木屑与大量胶水粘合而成,胶水中的甲醛含量极高。便宜木质家具常散发刺鼻气味,正是甲醛超标的信号。此外,皮质包裹的床头柜也是重灾区,建议尽早更换。

孩子易摔碗,许多家庭选择色彩鲜艳、耐摔的仿瓷碗,但这类碗可能被央视点名“夺命碗”。正规仿瓷碗由100%密胺树脂制成,无毒且耐高温,但劣质产品为降低成本,将密胺树脂比例降至30%甚至用脲醛树脂替代。脲醛树脂遇水、酸或高温会释放大量甲醛,长期使用危害健康。

服装加工中,甲醛常用于固色和防皱,尤其是颜色鲜艳、带印花的衣物。家长选购时,应优先选择浅色、无印花、纯棉材质的贴身衣物,减少甲醛接触风险。

儿童白血病高发,与家居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密切相关。家长需提高警惕,定期排查劣质玩具、合成木家具、廉价仿瓷碗及色彩鲜艳的童装等物品,为孩子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早发现、早预防,才能远离白血病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