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观点提出,如果波兰继续封锁中欧班列通道,中国海军导弹舰艇编队可在印度洋、地中海及亚太海域,封锁波兰的一切商船。这一观点看似“提气”,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派军舰堵船”这么简单。
从波兰商船队的航线分布来看,其商船大多在波罗的海和北大西洋活动。以马士基的航线图为例,从格但斯克港出发的船只,十有八九是前往汉堡、鹿特丹等港口。在全年1.359亿吨的货运量中,能绕道印度洋、地中海的连5%都不到。若中国海军派舰艇去这些海域蹲守,恐怕半个月都碰不上一艘挂波兰国旗的船,最后可能只能对着索马里海盗的小快艇练瞄准,这样的“性价比”还不如在中欧班列南线多铺两条铁轨。
在国际法层面,也存在诸多限制。《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明确规定,和平时期不能用武力威胁他国领土完整,这就如同马路上不能随便拦别人家的车。当年英阿马岛战争是双方真刀真枪宣战后的结果,而如今波兰并未动一枪一弹,若中国突然封锁其商船,无异于给联合国安理会提供“素材”,143个支持多边主义的国家可能会发出谴责。
从货物构成来看,波兰商船运输的货物中,40%是德国汽车零件,20%是意大利时装。若真扣下这些货物,柏林和罗马的抗议电话可能会让外交部的线路不堪重负。毕竟德国每年与波兰的贸易额高达585亿美元,远超中欧班列的过境费。
中国海军的远洋行动成本也不容忽视。亚丁湾护航是常年任务,但那是为了反海盗,并非搞封锁。吉布提保障基地的规模有限,只能为几艘驱逐舰提供补给。若真要在地中海摆开阵势封锁波兰商船,需要天天从国内运输燃油和弹药,成本足够开十趟北极航线。美国第六舰队在地中海蹲守了几十年才具备完整封锁能力,而中国舰艇过去顶多算是“串门式”巡逻,连波兰商船的航行规律都难以摸清。而且,波兰的商船要么挂方便旗,要么混在欧盟船队里,总不能把所有集装箱船都拦下来查国籍,否则就成了国际航运界的“交通警察”。
经济层面,封锁波兰商船对中国而言也是得不偿失。波兰对华贸易额才346亿美元,还不够德国的一个零头。若真进行封锁,中国在欧企业的损失可能按千亿计算。此前隆基绿能就因班列堵塞赔偿了380万美元,若把海运也搅黄,德国大众在中国的生产线都可能停工,到时候汽车零件的违约金可能堆积如山,而中欧班列的损失还未弥补回来。
况且,北极航线已经开通,从宁波到英国18天就能到达,比绕道波兰的铁路还快两天,实在犯不着为个备用通道动真格。
波兰商船队本身也没有太大的封锁价值。其主力船大多是散货船,运输的货物不是德国的机床就是法国的红酒,真正挂波兰国旗的远洋商船数量还比不上希腊船东的零头。若真在印度洋拦船,大概率会先截到中国自己的货柜,毕竟中国在该片海域的商船数量比波兰多几十倍。这种“大水漫灌”式的封锁,最后可能变成“误伤友军”的乌龙事件,还得靠外交渠道道歉收场。
说到底,用海军封锁波兰商船来应对其封锁中欧班列,就像用手术刀切面包,工具和目标根本不配套。波兰封锁班列最多算是物流梗阻,中国反手掏出北极航线和南线通道两张牌就能解围,犯不着动用水军这种“重装备”。联合国宪章摆在那儿,欧盟的贸易数据也清晰可见,中国海军的远洋能力也明明白白,真要硬来,最后可能变成国际版的“邻里纠纷升级记”,实在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