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马斯克突然在X上大发雷霆!
他公司里的一名华人工程师,竟带着核心代码,跳槽到了死对头OpenAi那。
而且走之前,还利用股份套现了700万美元,气得马斯克不仅发出了封杀令,还提起了诉讼。
然而,面对马斯克的怒火,这小伙子的回答却让人大跌眼镜……
天才的背叛
这名工程师叫李雪晨,29岁,是xAI的元老级核心成员。
根据法院文件显示,他的“叛逃”计划早在今年6月份就开始了。
当时,李雪晨突然开始大规模抛售手中的xAI股票。
第一次卖出了470万美元,7月又卖出220万美元,两个月内总套现超700万美元。
但这还没完,真正的重头戏发生在7月25日。
李雪晨使用多个移动设备,在这一天,分批次转移了Grok聊天机器人的核心代码库。
为了掩人耳目,他特意修改了文件名,把机密文件伪装成普通资料。
转移完成后,他还清除了电脑上的所有操作记录和后台数据,试图毁灭证据。
紧接着三天后,李雪晨就向公司提交了辞职申请,并在书面文件中承诺已经删除并归还了公司的所有数据。
但纸包不住火。8月11日,xAI的安全系统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了异常数据流。
技术人员顺藤摸瓜,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已经离职的李雪晨。
公司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李雪晨早就收到了OpenAi的邀请,计划8月19日正式入职。
这可气坏了马斯克,他立马就向李雪晨发出了警告,要求他立即归还所有数据。
面对马斯克的怒火,李雪晨不得不返回xAI,承认“过失”,并上交了部分设备和账号密码。
结果,上交密码四天后,技术人员检查设备时却发现,最核心的Grok代码根本不在里面。
xAI赶紧再次找到李雪晨,要求他交出真正存有核心代码的账号密码。
可李雪晨却甩下一句“忘了”,就想蒙混过关。
这种态度彻底激怒了马斯克,他直接在X平台上公开指控李雪晨。
他带走的不是普通代码,而是最新的MoE架构、强化学习奖励模型、Grok训练框架。
甚至还有马斯克亲自制定的“实时推特数据清洗策略”,总共6.8GB的核心机密数据。
马斯克认为,这些数据一旦被OpenAi利用,Grok辛苦建立的技术护城河将瞬间被填平,潜在损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
于是,他向加州联邦法院提起了诉讼,递交了长达29页的起诉书。
履历与恩怨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李雪晨到底是什么来头,竟能接连接触两家顶级AI公司?
细看他的履历,确实耀眼得让人眼花。
高二拿到全国物理竞赛第二名,本科进入多伦多大学,四年拿下了数学和计算机等三个学位。
实习期间,李雪晨先是进入了著名的向量研究所,后来又到谷歌的人工智能团队。
本科毕业后,他又考入了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不仅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还获得了国际机器学习大会的最佳审稿人奖。
2022年夏天,李雪晨还进入了微软总部实习,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了微软的产品中。
有了这样闪闪发光的履历,李雪晨自然成了各大科技公司争抢的香饽饽。
因此,马斯克创立xAI公司后,也对他抛出了橄榄枝,并开出了极其优厚的条件:
不仅给了股权,还让他直接进入Grok项目的核心团队,掌管整个训练框架的最高权限。
甚至,在Grok项目举行发布会的时候,马斯克也把李雪晨带在身边。
可正是这种过度的信任,给了他可乘之机。
而马斯克之所以反应激烈,除了核心代码泄漏,还因为他和OpenAi早有旧怨。
2015年,马斯克和萨姆·阿尔特曼一起创立了OpenAi。
初衷是做一家非营利机构,研究如何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而不是被商业利益绑架。
但随着公司的发展,两位创始人在发展方向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马斯克坚持认为,人工智能一旦过度商业化,可能会失去控制,对人类造成威胁。
阿尔特曼则认为,只有商业化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研发。
2018年,理念不合的马斯克愤然离开了自己参与创立的OpenAi。
之后,OpenAi迅速转向商业化,与微软达成合作,推出的chatGPT更是引爆了全球AI热潮。
看着自己曾经的“孩子”变成了这样,马斯克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
而他创立xAI,推出Grok,就是要和OpenAi正面竞争。
沉重的代价
因此,代码泄露后,马斯克列举的罪名不可谓不重:
违反保密协议、侵犯商业秘密、违反计算机数据法规和欺诈。
如果罪名成立,李雪晨不仅要面临巨额赔偿,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不仅如此,马斯克还要求法院禁止李雪晨与OpenAi有任何接触。
这么一来,李雪晨精心谋划的跳槽计划,也彻底泡汤了。
而且,作为xAI的前核心员工,李雪晨肯定签署了竞业限制协议。
即使不去OpenAi,他也很难在其他AI公司找到工作。
29岁,本该是事业上升的黄金期,却因为一时的贪念毁掉了大好前程,真是可惜。
但更让人痛心的是,李雪晨的个人行为,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华人工程师群体。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科技公司在招聘华人工程师时会更加谨慎。
背景调查会更严格,核心岗位的任用会更保守。
其他勤恳本分的华人工程师,可能会因为李雪晨的行为,在求职和晋升时遭遇无形的阻力。
可他们明明什么都没做错,这才是这起事件最令人无奈的地方。
此外,这件事也给整个科技行业敲响了警钟。
如果每个跳槽的员工都像李雪晨这样,那整个行业的信任基础将荡然无存。
公司会花费大量精力防范内鬼,员工之间会相互猜疑,技术交流会变得小心翼翼。
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扼杀创新,让整个行业陷入内耗。
结语:
技术可以快速迭代,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能突破。否则,今天的李雪晨事件,可能只是未来更大混乱的开始。而当人才竞争白热化,当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如何在鼓励人才流动和保护商业机密之间找到平衡,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信息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02——《xAI工程师“叛逃”OpenAI:套现700万美元,盗走“价值数十亿美元”代码库,面临马斯克4项指控》
界面新闻-2025-09-01——《马斯克将前员工告上法庭 ,指其窃密后跳槽OpenAI:“他上传了xAI整个代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