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漫画:潘红宇
近日,多家主流网络平台因热搜榜单管理失当被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此次集中整治行动直指平台热搜榜单长期存在的明星个人动态炒作问题,暴露出流量经济驱动下的网络生态危机。
据网信部门通报,被查处平台普遍存在三大问题: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热搜榜单充斥明星私生活内容、重点推广位被低质信息占据。监管部门已采取约谈整改、警告处罚、责任人追责等梯度处置措施,彰显净化网络空间的决心。
通报文件高频使用"主榜高位""密集呈现""持续霸榜"等表述,揭示平台算法推荐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明星街拍、婚恋传闻、行程追踪等低营养内容长期占据黄金推广位,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作为网络信息枢纽,热搜榜单的议题设置能力堪比传统媒体报眼。平台对内容排序、展示时长、推广位置的把控,直接反映其价值取向。当前部分平台将公共资源异化为明星私生活展示场,实质是"流量至上"商业逻辑的异化表现。
此类内容泛滥带来多重危害:青少年价值认知被误导、公共讨论空间被挤压、优质内容创作者遭边缘化。从明星穿搭指南到机场偶遇八卦,算法推荐不断推送感官刺激内容,形成信息茧房效应,阻碍公众理性思考能力发展。
流量经济驱动下,明星私生活成为算法优选的"爆款元素"。非公开行程追踪、模糊照片"爆料"等话题,因其强话题性和低创作成本,成为平台收割流量的工具。但这种短视行为正在透支网络空间的公共价值,损害行业长远发展。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其信息传播需把握尺度。中央网信办2021年印发的《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明确要求,优先传播正能量内容,限制私生活话题传播。平台应建立内容分级机制,在保障公众知情权与保护个人隐私间取得平衡。
针对热搜榜单异化问题,监管部门已构建长效治理机制。除即时处罚外,还要求平台建立内容审核前置机制、完善算法推荐伦理框架、增设正能量内容加权规则。这些举措旨在引导行业回归内容价值本质。
当前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1亿,网络空间已成为重要公共领域。青年群体日均上网时长超6小时,其认知发展深受网络内容影响。构建清朗网络生态,既是平台的社会责任,更是数字时代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此次整治行动敲响警钟:网络平台必须摒弃"流量至上"的短视思维,建立内容价值评估体系。通过增设社会民生、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优质频道,用正能量内容赢得用户认可,方能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来源:朱斯哲、刘雅萱、卜寄傲/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