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卓别林:流浪之心》北京首映:揭秘大师家庭温情与中法文化交融

时间:2025-09-24 19:05:19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单元的核心活动之一,9月23日下午,纪录片《卓别林:流浪之心》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举行全球首映礼及映后交流会。导演卡门·卓别林、主演乌玛·卓别林、制片人阿希姆·巴拉与北师大陈刚教授展开深度对话,揭示这位喜剧大师不为人知的家庭故事与艺术传承。


《卓别林:流浪之心》海报

这部由查理·卓别林孙女卡门·卓别林执导的纪录片(2024),通过独家家族影像、历史采访与经典电影片段,首次系统性梳理卓别林家族三代人的艺术传承。影片揭示其标志性“流浪汉”形象竟源于对吉卜赛传统的深刻认同,而晚年隐居瑞士的山居生活则展现了大师鲜为人知的温情面。

“拍摄过程像打开家族记忆的潘多拉魔盒。”卡门·卓别林在交流中透露,祖父对家族传统的自豪感直接催生了其艺术创作中的流浪者形象。这种文化基因的传递,在影片通过迈克尔·卓别林的视角得以具象化——当他在父亲上锁的抽屉里发现出生证明,揭开了卓别林在吉卜赛大篷车出生的身世之谜。


导演卡门·卓别林在首映现场

影片特别披露了卓别林与子女间复杂的情感纽带。迈克尔·卓别林因恋爱问题与父亲决裂的往事,与两人共同对吉卜赛艺术的热爱形成戏剧性反差。这种爱恨交织的父子情,在迈克尔发现父亲珍藏的吉卜赛民歌集时达到和解,成为贯穿全片的重要情感线索。

中法文化交流是本片的另一重主题。卡门·卓别林在映后特别提到祖父1936年访华期间与梅兰芳、胡蝶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前日的中法电影音乐会上,她将查理·卓别林与梅兰芳的珍贵合影赠予梅兰芳曾孙梅玮,这张见证东西方艺术大师友谊的照片将永久收藏于梅兰芳纪念馆。


卡门·卓别林(左)与梅玮在中法电影音乐会上互赠礼物

作为家族第四代成员,乌玛·卓别林分享了祖父不为人知的幽默日常:“他总能用一个夸张的表情让全家捧腹,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早已融入我们的基因。”她认为,卓别林艺术中“含泪的微笑”精神,正是通过家族代际传递得以永生。


乌玛·卓别林讲述家族故事

北师大陈刚教授从学术角度解读影片价值:“卓别林用喜剧包裹社会批判的艺术形式,在AI时代更显珍贵。他对小人物的关怀,与中国‘文艺为人民’的理念形成跨时空共鸣。”这种普世价值,或许正是影片能引发中法观众共同感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