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赴山海》热播引热议:新武侠剧崛起还是传统没落?

时间:2025-09-24 21:08:48 来源:马庆云的影音娱 作者:马庆云的影音娱

9月24日,电视剧《赴山海》迎来第32集的播出,距离大结局仅剩一步之遥。随着剧情的深入,更多真相浮出水面,皇帝与江湖的复杂关系、萧秋水二哥背后的阴谋等情节,让故事性愈发强烈。然而,就在观众沉浸于剧情之际,一个颇具争议的热搜话题——“赴山海是否意味着新武侠剧的没落”悄然兴起。对此,笔者在微博上展开了讨论,并尝试在此文中进行转述与分析。



“赴山海是否意味着新武侠剧的没落”这一热搜,初看之下便觉蹊跷。为何不是“赴山海是否意味着新武侠剧的崛起”?毕竟,“新武侠剧”这一概念本身便充满了活力与期待。在笔者对该剧的首篇剧评中,便提出了其青年化叙事的特色。随后,众多客观公正的媒体评论也纷纷将“青年化叙事”作为该剧的首要亮点。显然,《赴山海》为武侠剧注入了新的气象,这一点已得到广泛认可。

从播放数据和观众口碑来看,《赴山海》同样表现出色。单日峰值播放量接近一亿,观众讨论也集中在江湖道义、义聚利聚等正面剧情内容上。至于那些刻意制造的剧本、泡泡鞋等黑热搜,明眼人自然能一笑而过。基于这些数据和口碑,我们有理由相信,《赴山海》正带动着新武侠剧的崛起。



既然《赴山海》打开了新派武侠的大门,那么传统武侠的大门又是何时被关上的呢?其实,传统武侠影视剧的没落早已有迹可循。但真正被视为关上传统武侠影视剧大门的作品,却是那部集大导演、大编剧、大流量明星、大制作成本于一身,却在上映后票房迅速扑街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

该片首日票房2.58亿,次日便暴跌至1.31亿,第三日更是跌至8572万元,第四日再次暴跌至3926万元。上映一周后,尽管坐拥春节档这一优势档期,票房却只能在千万以下徘徊。这种“自杀式直线下跌”模式,无疑为传统武侠影视剧画上了句号。



正所谓,有作品关门,就得有作品开门。传统武侠影视剧的大门被《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关闭后,影视行业急需寻找新的突破点。《赴山海》的出现,无疑是一次青年化的有效尝试。这个青年武侠的大门徐徐拉开,正是影视业内所期待看到的。

在早间的微博中,由于篇幅限制,许多论点未能深入展开。因此,笔者在此结合原文内容,补充一些论述性部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为何给传统武侠影视剧关上了大门;二是《赴山海》为何给青年武侠剧打开了大门。



先说关门。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票房。在该片之后,电影业内对于武侠片的票房仍有一定期待。然而,随着《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票房的严重败北,业内已清楚认识到,即便是全方位的“大”制作,最终票房也仅有6.89亿元。这意味着,以后的武侠片制作成本不能超过两个亿,否则将血本无归。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两个亿指的是影片的总成本,包括巨大的营销成本。因此,武侠片的制作成本已进入中等甚至更低水平。基于此,笔者才认为这是给武侠片关上了大门。



再说开门。这次的武侠影视剧开门,体现在题材的创新上。武侠影视剧一度面临的问题是,作品中的武侠世界与观众的现实世界脱节,侠之大者的情感难以传递给当代观众。而《赴山海》之所以被视为开门之作,不仅在于其数据表现良好,更在于它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穿书的方式,将现代观众与古装武侠世界连接了起来。

尤其是随着《赴山海》更多剧情的放出,观众们发现成毅饰演的肖明明这个角色,在现代世界中同样有着侠义故事。在古装的武侠世界中,各路英雄豪杰对抗北荒侵略者;而在现实的都市世界中,肖明明则对抗国家军事讯息的间谍。北荒侵略者和现代间谍在一部剧作中实现了有效勾连。



这便是《赴山海》的新之处。这个“新”,才是打开青年武侠影视剧大门的钥匙。(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