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公交车司机也是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多少人挤破头想要进入公交公司当司机,这份工作稳定又体面,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金饭碗”。
可谁又能想到,多年后,这个曾经的“铁饭碗”工作也遭遇了滑铁卢,如今竟面临着遭人嫌弃的局面。
十多年前,公交车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平时出行大多依赖公交车。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大城市里的小伙伴们,有多少人因挤不上公交车而迟到,这一幕幕至今仍历历在目。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时,全国公交车客运量达到顶峰,乘车频率高达781.88亿人次。这一庞大数字充分彰显了公交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那时候,想要在公交车上找个座位比买彩票中奖还难,公交公司的收入自然也相当可观。不少人看中了与公交车相关的工作机会,尤其是公交车司机这一岗位。
于是,不少人开始报名当公交车司机,当时这个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想要成为公交车司机,除了拥有A3驾驶证外,还需具备熟练的上路经验,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视力。毕竟,一辆车上载着那么多乘客,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
最终能够通过公交车司机面试的,都是技术一流的老司机。
对于小城市的公交车司机来说,开车时很少碰到拥堵情况;但一二线大城市就不一样了,对公交车司机的技术考验极高。在大家眼中,公交车司机是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各种补贴和福利。因此,不少人还是比较羡慕公交车司机这个“铁饭碗”的,他们就是人们眼中的“蓝领一族”。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当年的金饭碗如今也不香了,甚至还面临着工资不能按时到账和失业的危险。泉州一家公交公司公开的账目信息,就足以说明如今的公交车运营有多难。
这家公交车公司每年有1.48亿元的营业额,这个数据看上去还挺可观。但是和支出数据一对比,悲剧就发生了。一年下来,公交车公司支出远远高于营收,不但一分钱没赚到,反而还赔进去了3900多万。这将近4000万的亏损,对于公交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但不管公交车上有几个乘客,公交车都要按点出发。为了缩减开支,只能减少班次。可怕的是,现在几乎没有多少人坐公交车出门了。除了那些赶早市买菜的老人外,上班族不是骑电动车就是开私家车,还有大城市都建起了地铁。
公交车的客运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少,短短几年的时间,公交车的世界就变了天。
苏州公交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运营成本达到了28.72亿元,但是营收额只有2.28亿元。这么大的数据差让公交车公司面临着难以继续经营下去的困境。
公交车之所以出现亏损的现象,乘客减少是一大主要原因。特别是私家车普及之后,大家出门都喜欢自己开车。
还有不少人喜欢骑电动车出行,毕竟电动车比公交车方便多了,省去了等车的烦恼,而且停车也方便。就算路上再拥挤,电动车也很少出现堵车的情况。再加上网约车的出现,也抢走了公交车的生意。网约车不但环境好,而且打车也方便,在手机上下单分分钟就能打到车,也不用担心错过乘车的时间点。
相比较而言,公交车还是有诸多不便的。不过公交车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一元钱就能随便坐,无论车程有多远,一元钱就够了。除了乘客数量大幅度减少外,公交车的运营成本还在不断地增加中。油价和电费的上涨也让公交公司苦不堪言。
虽然有不少公交公司换成了电动汽车,但是换车的成本还没有赚回来,就遇到了困境。
就连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公交车司机的岗位也遭到了嫌弃,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人再愿意去开公交车了。眼看着上一批司机们年龄越来越大,甚至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迟迟找不到“接班人”的他们,只能继续干下去。
其实除了公交车司机这个铁饭碗般的工作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外,还有不少高光职业也渐渐被冷落了。比如银行职员,这个工作岗位曾经也是非常难进的,甚至还要通过考试找关系才能去银行上班。
但是如今银行职员也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因为很多业务不需要去银行就能直接在线上办理了。而且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对银行的冲击力也是很大的。
此外教师这个职业也渐渐迎来了寒冬期。因为逐年下降的生育率,也意味着学校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少。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淘汰掉更多的老师。没有那么多的学生,老师的需求量也会大大减少。这是无法避免的恶性循环,除非大家都愿意生孩子,生育率上去了,老师的工作岗位也就保住了。
所以如今看来,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性,而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久的将来,你认为还有哪些曾经吃香的行业和岗位会遭到淘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