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用电量连续两月破万亿千瓦时,新经济动能强劲

时间:2025-09-25 05:18:11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作者:第一财经资讯

继7月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后,8月用电量再度创下新高,连续两个月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夏季高温天气对电力需求的直接影响,更折射出我国经济在政策拉动与产业升级双重驱动下的强劲复苏态势。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其中,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创下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1-8月累计用电量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显示出电力需求持续向好的趋势。

高温与政策双驱动,用电量创新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分析指出,全社会用电量规模的高企,一方面与夏季高温天气直接相关。今年7-8月,多轮高温过境我国,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在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影响下,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快速攀升,全国大部分地区负荷率创新高,7月当月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多次刷新纪录。

另一方面,在国家“两新”“两重”以及“反内卷”稳工业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拉动下,宏观经济保持回暖态势,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制造业用电量的显著增长,尤其是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原材料行业用电量复苏势头明显,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2%,比7月提高3.7个百分点,成为用电量增长的重要支撑。

新经济增长点涌现,高技术产业领跑

用电量创新高不仅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活跃度,更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保持较快增长,8月当月同比增长9.7%,较去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渔业用电量增速领先,分别达到12.3%和10.9%。

第二产业用电量持续回升,1-8月用电量433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8月当月同比增长5.0%,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体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约4.6个百分点。

蒋德斌特别指出,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光伏产业制造用电量都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显示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也为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产业用电量快速增长,经济活力持续释放

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1-8月用电量132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8月当月,尽管增速环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7.2%。这一数据表明,随着服务业的复苏和消费升级的推进,第三产业对电力的需求持续增加,成为拉动用电量增长的重要力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月度用电量过万亿千瓦时,从规模上体现了我国大存量、大增量的电力增长特征。从更深层次看,这强有力地印证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韧性。未来,随着电能替代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用电量必然还将创新高。

增强能源保供能力,应对未来挑战

在全国大部分省份负荷屡创新高、各地保供高压力情况下,能够实现万亿用电量的保供工作,是对我国电力系统调控体系、资源统筹能力和不同地理空间层面的源网荷储协同能力的重大考验。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总体看,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与韧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具体体现在“三个强”:自主保障能力强,运行调节能力强,应急支撑能力强。

“十四五”以来,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特别是新能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两个“50%”: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的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我国能源自主供应的“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前瞻布局新型能源基础设施,支撑新能源发展

面对未来用电需求持续增长的必然趋势,如何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情况下,保障电网的规划、调度与实时平衡能力,是未来电力系统面临的核心挑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特征,其大规模并网对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快速增长、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均对电网稳定构成新的挑战。林伯强建议,“十五五”规划应前瞻布局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撑风电、光伏发电等不稳定的新能源持续大规模发展。

重点解决新能源电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保障电网稳定可靠运行。统筹考虑多元负荷增长,提前评估和应对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等对电网带来的潜在冲击。还应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需求侧调节中的作用,激励用户积极参与需求响应。同时,引导用户形成节能高效的用电行为,提升能效管理水平,共同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