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深夜十一点,上海某写字楼23层依然灯火通明。我握着咖啡杯的手突然颤抖,母亲带着哭腔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思远,你弟弟突然昏倒了,医生说情况很严重,你快回来吧!"咖啡杯坠地的脆响中,父亲补充道:"市人民医院,可能是脑出血,医生说要做好心理准备。"
作为在上海打拼七年的销售经理,我立即打开购票软件。最早一班航班是明早七点,手指即将触到确认键时,上周弟弟发来的微信突然闪现:"哥,工作顺利,准备买车啦!"这个总说要陪父母的老实人,怎么会突然脑出血?
凌晨一点收拾完行李,母亲再次来电:"思俊情况恶化了,医生说可能撑不过明天..."我攥紧手机,在请假信息里敲下"家有急事"四个字。五点闹钟响起时,枕头已被泪水浸湿,弟弟小时候跟着我喊"哥哥"的画面不断闪现。
机场安检口,父亲带着哭腔的来电让双腿发软:"思俊昨晚又昏迷了,医生说随时可能..."通过安检后查看弟弟朋友圈,三天前发的海边度假照里,他搂着女友笑得很开心。脑出血会毫无征兆吗?这个疑问在登机广播响起时被暂时压下。
两小时航程像两年般漫长。落地后看到父母憔悴的面容,母亲抱着我痛哭:"医生说让我们做好准备..."重症监护室里,插满管子的病人让我心如刀绞。但主治医生那句"要看求生意志",和弟弟女友小敏的回复形成诡异对比——"思俊在三亚旅游,要让他给你打电话吗?"
深夜宾馆里,父母说明天要准备手续的谎言不攻自破。回溯整个事件,从指定航班时间到机场接机,每个环节都像精密齿轮般咬合。当发现病床上的人根本看不清面容时,寒意顺着脊椎爬上后脑。这场以亲情为名的紧急召回,究竟要掩盖什么真相?
窗外救护车鸣笛划破夜空,手机屏幕亮起同事小王的消息:"昨晚十点看到思俊发海边夜景..."这个时间点,正是父母哭诉弟弟在抢救的时刻。指尖在删除键上停顿三秒,我意识到自己正卷入一场精心设计的家庭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