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传音非洲遇挫:净利润暴跌57%,小米三星如何围剿?

时间:2025-09-23 17:50:13 来源:时尚的弄潮 作者:时尚的弄潮

当“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公布半年报,净利润同比暴跌57.48%的数据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非洲手机市场格局变动的警钟。这家曾凭借“四卡四待”“深肤色美颜”等创新功能横扫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如今正面临着小米、三星的南北夹击——小米以Redmi A3X的60美元低价撕开低端市场,三星则在100-150美元价位疯狂铺货。而传音的应对之策,竟是在尼日利亚街头卖起了电动两轮车。这场“手机一哥”的守擂战,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产品竞争,演变为一场关于“本地化护城河”与“生态野心”的生死较量。

一、17年深耕:传音如何炼成“非洲密码”?

2006年,当国内手机市场还在山寨机的红海中厮杀时,传音创始人竺兆江带着波导手机的海外经验,在非洲找到了一片“无人区”。彼时的非洲,功能机仍是主流,三星、诺基亚的价格高高在上,而当地消费者最迫切的需求,不过是“能在停电时用三天的电池”“在沙漠里不发烫的机身”“能拍清楚黑皮肤的摄像头”。

传音的破局之道,是将“本地化”做到了极致。为解决非洲用户“一手汗就充不上电”的痛点,它研发出防汗液USB端口;为适配频繁停电的环境,推出“低成本高压快充”;甚至针对非洲多国语言混杂的特点,开发了70多种本地语言的语音助手。在刚果(金),一部能插四张SIM卡的传音功能机,曾是当地商贩的“生存工具”——哪个运营商信号强就切哪个,通话时长能撑8小时,价格却只要50美元。

这种“用户需求至上”的策略,让传音在2017年超越三星,此后连续5年霸占非洲手机市场40%以上份额。IDC数据显示,2024年传音全球出货量达1.4亿部,其中智能机占比超60%,TECNO、Itel、Infinix三大品牌覆盖从50美元功能机到300美元智能机的全价位段。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街头,每10部手机里就有6部印着传音的logo,当地年轻人甚至把TECNO的“深肤色美颜”称为“非洲的修图圣经”。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传音的“护城河”本质上是“需求满足型”的——它精准解决了非洲用户的“能用”问题,却没料到当市场从“功能机向智能机升级”时,用户的需求会从“能用”跃迁到“想要”。


二、小米的“降维打击”:性价比之外的“情绪价值”战

2019年小米进入非洲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又一个“出海捞金”的故事。但四年后的数据让所有人闭嘴:2025年二季度,小米非洲出货量同比暴涨32%,市场份额升至14%,而传音增速仅6%。更扎心的是,小米的进攻路线图几乎是“教科书级”的精准——

第一步:用低价撕开缺口。在肯尼亚,小米Redmi A3X售价仅60美元,比传音同配置的Itel P60便宜15美元;在南非,Redmi Note 14 Pro 5G以200MP影像+IP68防水的配置,把价格压到350美元,直接对标传音TECNO Camon 20。这种“高配低价”策略,精准戳中了非洲青年“想用好手机但没钱”的痛点。

第二步:渠道下沉+品牌洗脑。小米在拉各斯的街头竖起了比传音更大的广告牌,在约翰内斯堡的商场里开起“小米之家”,甚至和当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MTN合作推出“买手机送话费”套餐。更狠的是,它把国内的“粉丝经济”搬到了非洲——在尼日利亚大学搞“米粉节”,请当地网红直播拆箱,让年轻人觉得“用小米是件很酷的事”。

第三步:抓住“情绪价值”红利。当传音还在宣传“待机72小时”时,小米已经开始讲“200MP镜头拍星空”“5G手机刷TikTok不卡顿”的故事。GfK的数据显示,2024年非洲消费者换机时,“品牌是否有面子”的权重从12%升至27%。小米用Redmi Note系列打造“年轻人的第一部好手机”标签,而传音的TECNO,在很多用户眼里仍停留在“父母辈用的耐用机”阶段。

这正是传音最致命的危机:它的本地化优势,停留在“硬件适配”层面,而小米、荣耀正在用“性价比+品牌溢价+生态服务”重构竞争规则。当非洲消费者开始追求“用手机彰显身份”时,传音的“耐用”标签,突然就不香了。


三、三星的“绝地反击”:低端市场的“闪电战”

如果说小米是“鲶鱼”,那三星就是潜伏的“鳄鱼”。这个曾被传音挤出非洲头把交椅的韩国巨头,正在用更狠的方式抢食——

聚焦“100-150美元”价格带。三星推出的Galaxy A05s,把6.7英寸大屏、5000mAh电池的配置压到120美元,比传音同价位机型多了128GB存储。在埃塞俄比亚,这款手机甚至成了“公务员标配”,因为“三星的logo比传音更有面子”。

供应链碾压。凭借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资源,三星能把零部件成本压到比传音低8%-10%。2024年,它在印度的工厂专门为非洲市场生产低端机,物流成本比传音从中国发货低15%。

绑定运营商。在北非的摩洛哥,三星和运营商Orange合作推出“0首付分期”,用户每月付5美元就能带走Galaxy A14。这种“先体验后付费”的模式,传音直到2025年才开始尝试,而三星已经抢走了30%的运营商渠道份额。

三星的反扑,暴露了传音的另一个软肋:供应链议价能力不足。传音的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而非洲本地工厂只能做简单组装。当三星用“印度造+本地化供应链”降本时,传音的“低成本优势”正在被瓦解。

四、传音的“电动车自救”:生态布局还是病急乱投医?

面对手机业务的溃败,传音突然甩出了一张“王炸”——电动两轮车。2025年,它的Revoo品牌电动车在尼日利亚销量突破10万辆,跻身非洲前三。但这步棋,真的能救命吗?

非洲电动车市场确实是蓝海。撒哈拉以南非洲有2亿辆燃油摩托车,每年消耗120亿美元汽油,而电动两轮车的使用成本仅为燃油车的1/3。在拉各斯,一辆燃油摩托日均油费5美元,而Revoo电动车充电只需0.8美元,还能跑100公里。

但传音的优势在哪?它既没有比亚迪的电池技术,也没有雅迪的制造经验。Revoo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和电机,仍依赖中国进口。更尴尬的是,非洲的充电桩覆盖率不足5%,用户买了电动车只能“提心吊胆骑”。传音的应对之策是“卖车送充电桩”,但这直接让每辆车的利润减少了30%。

生态梦难圆。传音想的是“用电动车给手机引流”——买Revoo电动车送TECNO手机优惠券。但现实是,买电动车的是商贩、快递员,他们更在乎“车耐不耐骑”,而不是“送不送手机券”。2025年上半年,传音电动车业务营收仅8.7亿元,占总营收的3%,连填手机业务下滑的窟窿都不够。

五、守擂战的终极命题:从“硬件之王”到“生态服务商”

传音的困局,本质上是“单一产品依赖症”遇上了“市场升级阵痛”。要想守住非洲,它必须完成三个跃迁:

第一,从“硬件适配”到“技术引领”。传音在财报里提了一堆AI、5G研发,但真正落地的成果寥寥。它需要把“深肤色美颜”的创新力复制到AI领域——比如开发斯瓦希里语语音助手,或者针对非洲网络差的特点做“低带宽高清视频”技术。否则,当小米把“AI修图”“5G手机”下放到150美元价位时,传音只能被动挨打。

第二,从“卖产品”到“卖服务”。非洲的移动支付渗透率已达45%,传音有1.2亿手机用户,完全可以做“手机钱包”“电商平台”。但它到2025年才推出“PalmPay”支付功能,比蚂蚁金服投资的“OPay”晚了三年。如果能把“手机+支付+电商”打通,传音的用户粘性会比现在强10倍。

第三,电动车业务必须“真本地化”。不是简单地把中国电动车运到非洲,而是要在尼日利亚建电池厂,和当地政府合作建充电桩,甚至推出“电池租赁”服务——用户买车不用买电池,每月付租金换电池。只有这样,才能把电动车从“副业”变成“第二增长曲线”。

结语:非洲草原上的“生存法则”

非洲市场就像一片残酷的草原:传音曾靠“耐干旱”的能力成为狮王,但现在小米、三星带着“更快的速度”“更锋利的爪牙”来了。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不在于谁能卖出更多手机,而在于谁能先搞懂——当非洲青年开始用手机刷短视频、用电动车送外卖时,他们需要的早已不是“耐用的工具”,而是“能改变生活的伙伴”。

传音的电动两轮车,或许不是答案,但至少是个信号:那个只靠“四卡四待”就能躺赢的时代,彻底结束了。接下来,要么进化成“生态狮王”,要么沦为“草原往事”。#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