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半天妖VS西贝:预制菜风波下消费者为何更宽容前者?

时间:2025-09-23 17:48:03 来源:李博世财经 作者:李博世财经

近日,餐饮行业因预制菜问题再掀波澜。罗永浩与西贝的舆论战虽已落幕,但西贝门店冷清、服务员落泪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反观半天妖,尽管同样使用预制食材,却凭借高性价比赢得消费者宽容。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对餐饮品牌的核心诉求。



罗永浩“砸冰箱”式抗议为何未撼动半天妖?

熟悉罗永浩的消费者或许记得,他曾因西门子冰箱质量问题当众砸毁产品。然而此次预制菜争议中,半天妖却未遭遇类似抵制。记者暗访发现,门店员工坦言使用“冰鲜鱼”,但当追问细节时,仅以“极速冷冻”回应并拒绝进一步采访。这种“模糊回应”若放在其他品牌,早已引发差评潮,但半天妖却未受明显影响。



消费者选择:价格比“是否预制”更重要

预制菜风波揭露了餐饮业半成品使用的普遍性,但消费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以半天妖为例,其79元/条的烤鱼套餐(含配菜、米饭畅吃)成为关键优势。网友评论直指核心:“两人120元吃撑,饮料免费还能打包爆米花,要啥自行车?”相比之下,西贝曾因21元/个的冷冻戗面馒头遭诟病,即便降价至3.9元仍难挽回客流。



西贝的困境:高价预制菜为何难获认可?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预制菜争议中表现强硬,但市场反馈却与之相悖。尽管其冷冻食材保质期长达18-24个月,但消费者对“21元馒头”的抵触源于性价比失衡。对比半天妖的定价策略,西贝的菜单设计明显脱离大众需求。有消费者直言:“罗永浩套餐5人15菜800元仍吃不饱,而半天妖人均几十元就能满足。”



消费者声音:透明度与诚意决定品牌命运

部分消费者对半天妖的宽容源于其“诚实态度”。例如,有网友点鲈鱼时被告知需现解冻20分钟,服务员主动建议换菜。这种坦诚沟通与西贝此前对预制食材的模糊回应形成鲜明对比。更关键的是,半天妖通过低价策略降低了消费者对“预制”的敏感度,而西贝的高价定位则放大了这种抵触情绪。



行业启示:性价比与体验才是核心竞争力

预制菜本身并非原罪,消费者抵触的是“高价低质”的组合。半天妖的成功证明,当品牌能提供超预期的性价比时,消费者对食材来源的包容度会显著提升。反观西贝,若持续忽视市场对“合理定价”的诉求,即使更换营销策略也难以扭转颓势。正如网友所言:“新鲜食材当然好,但价格得对得起味道。”



餐饮行业的这场风波,本质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当品牌能精准把握“价格-品质-体验”的平衡点时,即使使用预制食材,依然能赢得市场。而对于固执己见者,或许真如网友所言:“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