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国婚姻在中国愈发普遍,浙江女子“忙姐”便是其中一员。2020年,她与非洲加纳籍丈夫“肉哥”在国内登记结婚,婚后定居中国,并育有两个孩子。然而,尽管结婚五年,忙姐却因对加纳生活条件的顾虑,迟迟未随丈夫回婆家。
直到今年7月,在丈夫的提议下,忙姐终于决定踏上这段跨国之旅。出发前,她既担心婆家条件过于简陋,又希望给婆家人留下好印象。考虑到非洲电子产品稀缺,她咬牙花费积蓄购买了8台最新款苹果手机作为见面礼,满心期待能为这次见面增添光彩。
为方便行程,忙姐将未断奶的小儿子留在国内,仅带着大儿子Samson与丈夫一同飞往加纳。登机时,她虽对加纳的落后有所耳闻,却未曾料到现实会如此超出想象。
刚下飞机,加纳的景象便让她大吃一惊。尽管部分城区整洁有序,但大部分地区仍如国内农村般黄土遍地。即便是当地富人的别墅,出门也需走泥巴路,一脚踩下便沾满泥土。丈夫提前安排的住处虽算体面,但门外环境依旧堪忧,满地黄土无处下脚。
更令她崩溃的是前往婆婆家的路途。仅200公里的距离,在国内走国道不过三五个钟头,在加纳却耗时整整八小时。狭窄的道路上,四轮车、三轮车、两轮车挤作一团,路边人群熙熙攘攘,开几分钟便堵一次车。好不容易驶出人群,又遇上坑坑洼洼的黄土路,车内颠簸得让人几乎散架。直至驶上水泥路,才总算接近目的地。忙姐事后吐槽,这段八小时的车程,给多少钱都不愿再体验。
比路途更糟心的,是精心准备的见面礼竟不翼而飞。出发前,丈夫为防意外,将装手机的箱子缠满保鲜膜。然而过安检时,两人一时疏忽,等反应过来时,箱子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看着空荡荡的行李架,忙姐心疼得直跺脚——这可是她攒了好久钱买的礼物啊!连一向好脾气的丈夫也忍不住在机场与工作人员理论半天,却终究未能找回手机。
好在非洲婆婆是个实在人,并未因未收到贵重礼物而摆脸色,反而热情地迎接了忙姐和大孙子。看着婆婆忙前忙后的身影,忙姐心里的委屈才稍稍缓解。然而接下来的吃饭问题,又让她犯了难。
婆婆家做的饭彻底颠覆了忙姐对“家常菜”的认知。当地主食是黏糊糊的玉米糊糊,吃时需用手捏一块蘸着羊肉炖的菜往嘴里送。食材虽新鲜,但卖相乱糟糟的让人毫无胃口。有一半加纳血统的大儿子Samson在奶奶和亲戚们的期待下鼓足勇气尝了一口,吃完立马打了个寒颤,死活不肯再吃第二口。忙姐更是直接躲到一边,宁愿自己煮碗清水面也不愿碰玉米糊糊。
然而煮面也并非易事——她从没用过煤油炉,怕操作不当引发危险。丈夫拿火柴点炉子时,两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喘。折腾半天总算煮好面,忙姐吃着寡淡的清水面,竟觉得比国内的大餐还香。
有人可能会问:不想做饭为何不去外面吃?答案是“吃不起”。在国内十几块钱的泡面,在加纳竟卖50元一碗;普通的鸡肉饭敢卖80元,吃顿海鲜更是要七八百,且食材还没国内丰富。忙姐吐槽,以前在国内面对物美价廉的美食还挑三拣四,到了加纳才知道,连吃碗泡面都成了奢侈。
除了吃饭和出行,逛当地“步行街”也让忙姐哭笑不得。加纳的“步行街”更像国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集市:两边货物堆得满满当当,中间人行道窄得两个人并肩走都挤得慌。货架上摆的要么是从义乌运过去的小商品,要么是二手货。稍微好点的一手货价格至少比国内翻一倍。忙姐逛了一圈,贵的东西觉得不划算,便宜的又看不上眼,最后啥也没买还落了个“想花钱没地儿花,花了又觉得亏”的纠结。
她这才明白,为何丈夫结婚五年才愿意回一趟老家——连本地人都嫌弃的生活条件,确实让人难以适应。好在忙姐和丈夫没打算在加纳定居,这次就是陪丈夫看看亲友,之后还是要回中国生活。
其实忙姐能扛住这趟“非洲变形记”,跟她选丈夫的清醒态度分不开。她从不是“恋爱脑”,不管对方是非洲人还是欧美人,她最看重的是“人品”。丈夫长期住在中国,开了家健身房,有正经工作且收入不错,生活习惯跟中国人没差,而且特别有责任心、顾家。
两人2018年在一起,谈了两年恋爱后忙姐才彻底考察清楚并决定结婚。也难怪丈夫2023年还被网友称为“全网三观最正非洲女婿”,跟大家刻板印象里的黑人完全不一样。
忙姐的经历也给想远嫁非洲的中国女孩提了个醒:远嫁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得提前了解对方的家庭、生活环境,更要选对人。像丈夫这样踏实靠谱、融入中国生活的伴侣,才能让跨国婚姻少点糟心、多点幸福。要是光凭着一腔热血就冲过去,多半会像忙姐这样遭遇一堆意想不到的麻烦,后悔都来不及。
如今忙姐已跟着丈夫回到中国,再提起加纳的经历她还是会忍不住吐槽,但也多了份对生活的感悟。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体验“带着8台苹果机当礼却吃不起50元泡面”的离谱旅程,而这段经历也成了她跨国婚姻里最特别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