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济南23年老牌饭店停业背后:高端餐饮转型困境与出路

时间:2025-09-26 11:27:02 来源:阿莱美食汇 作者:阿莱美食汇

9月22日,济南泺源大街上,数名工人正将吊灯和木板搬上货车。舜和酒店泉城路店的招牌被缓缓拆卸,现场一片忙碌。路过的人们纷纷驻足拍照,留下对这家经营23年老牌饭店的最后纪念。

一、23年老牌饭店落幕,济南人的集体记忆

自2002年开业至2025年停业,舜和酒店见证了济南餐饮业的黄金时代。对许多本地人而言,这里曾是婚宴、寿宴、商务宴请的首选之地。'以前晚上来吃饭的车都停不下',一位老顾客回忆道。那时的热闹场景,如今已成为城市记忆中的一抹剪影。

这种集体记忆并非济南独有。广州、深圳、佛山、天津、杭州等地的老牌饭店也面临类似困境。曾经撑起高端餐饮半壁江山的'大酒楼',为何在短短数年间走向衰落?

二、从'商务文化主题酒店'到'关门大吉'的23年

2002年,舜和酒店集团以'商务文化主题酒店'为定位,每间客房配备电脑、传真机和打印机,精准服务商务人群。这一创新使其成为山东首家商务客房酒店。

随后几年,舜和不断拓展业态,涵盖巴西烤肉、德国餐厅、海鲜酒楼等多元餐饮形式。鼎秀大饭店等子品牌相继落地,餐饮业务一度占整体营收的75%以上,成为济南酒店行业的标杆。

三、老牌饭店集体遇冷的五大原因

1. 消费群体变迁:从'面子消费'到'理性消费'
过去,婚宴、商务宴请和家庭宴席是高端餐饮的主要客源。如今,结婚人数下降,年轻人更倾向小型化、个性化婚礼;商务宴请受'禁酒令'和反腐影响大幅减少;家庭消费也转向更实惠的选择。

2. 审美代沟:金碧辉煌VS年轻潮流
年轻人眼中的酒楼装饰——厚重地毯、雕花木椅、鎏金吊灯,显得'老气横秋'。他们更青睐ins风、极简风或清新风的餐厅,这些场所更适合拍照分享。

3. 菜品同质化:缺乏创新导致吸引力下降
清蒸鲈鱼、葱烧海参等标配菜品反复出现,价格却居高不下。消费者吐槽:'菜单越来越像,性价比越来越低。'

4. 运营成本高企:每日7万开销难以为继
济南倪氏海泰酒店负责人透露,该店日运营成本近7万元,包括人工、水电和原料等支出。客流下降四成后,营业额难以覆盖成本,形成'成本高→定价高→客流少→盈利难'的死循环。

5. 预制菜争议:口碑崩塌的最后一击
婚宴上千元一桌,却使用冷冻半成品,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高价婚宴七成预制菜'的新闻,彻底击穿了老牌饭店的口碑。


四、外摆摊、做社区:老牌饭店的自救尝试

面对困境,老牌饭店开始探索转型之路。今年夏天,'星级酒店摆摊卖菜'成为热潮。舜和推出五元鸭架、七元卤鸭脖等平价菜品,以'米其林水准+大排档价格'吸引人气。

倪氏海泰负责人表示,虽然利润低,但能增加曝光度,让消费者觉得'接地气'。中豪大酒店聚焦家庭聚餐,推出喜乐宴、寿宴、宝宝宴等定制服务。还有饭店联合旅游公司,推出'百元一日聚'活动,瞄准银发经济。

顺德聚福山庄成立菜品研发部,推出小份精致菜,降低油盐,主打'健康牌',迎合中老年客群需求。

五、老牌饭店的转型方向

1. 产品创新:从'排场'回归'味道'
未来能生存的饭店,必须在菜品上做出差异化。结合地方文化创新菜式,让顾客吃出记忆点。

2. 体验升级:打造'吃+玩'复合场景
年轻人追求的是完整体验。饭店可与文旅、展览结合,如西安某饭店建'陕菜文化馆',用餐同时观看文化演绎,增强吸引力。

3. 客群重塑:瞄准老人、家庭和社区消费
银发族和家庭聚会需求依然庞大。抓住'低盐、低油、健康'和'宝宝宴、寿宴、家庭聚餐'等需求,可稳定市场。

4. 拥抱科技:透明化、标准化、零售化
通过直播、短视频公开后厨,增加消费者信任。将经典菜品做成半成品或速冻食品,进入零售市场,如同庆楼、广州酒家的成功转型。


六、老牌饭店命运:餐饮行业的缩影

舜和泉城路店的停业,释放出重要信号。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长3.6%,但高端餐饮仅增长1%,远低于整体涨幅。这表明消费者更愿意为'好吃、实惠、有体验感'买单,而非'排场'。

老牌饭店的黄金时代依赖婚宴、商务宴请和面子消费。如今这些基础不复存在,谁还停留在'金碧辉煌'的幻梦里,谁就只能被时代淘汰。

正如任兴本所言:'天冷之际,宜添衣物。'对老牌饭店来说,这意味着要顺应环境变化,而非让环境迁就自己。未来能生存的,一定是那些敢砍掉排场、重做味道、抓住年轻人和家庭消费的饭店。否则,舜和的命运只是个开始。

#寻味秋分节气美食#

猜你喜欢